吴小如先生《诗三百篇》臆札·前言
(2011-07-06 21:55:16)
标签:
吴小如杂谈 |
分类: 资料 |
1938年秋,予在津门从朱经畲师受业,始知《诗三百篇》之学,于毛、郑、孔、朱外,有姚际恒、崔述与方玉润诸家。翌年秋,入京避津门水灾,日诣北京图书馆,手录明、清人说《诗》专著,如郝敬《原解》、姚舜牧《疑问》、姚际恒《通论》、方玉润《原始》诸书,皆于此时寓目。1950年秋,予为津沽大学诸生讲授《诗三百篇》,时仅一年,然涉猎多方,颇有所积。时贤如郭沫若、闻一多、郑振铎诸人之说,亦择善而从;而俞平伯、冯文炳两师所论著,采撷尤多。至于诂训章句之义,则深叹清人治诗如陈启源、王引之、陈奂、胡承珙、马瑞辰、俞曲园诸家,所发明者实远胜前哲。及1956年,注释《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乃于《毛诗》之外,复比勘三家;于《清经解》之外,复追踪《通志堂经解》;于古今专籍之外,复泛求而杂览。斯则游泽承师启迪之效。然博涉旁搜,如堕烟海,终难返约。今日追思,所得几何!而屈指垂四十年矣。爰取旧日所积,稍事董理,以其有一得之愚、一孔之见者,。汇成《臆札》。非敢以述为作也。聊以野老之曝,博通人之粲云尔。甲寅八月校讫识于都门中关村寓庐。
前一篇:读《<诗三百篇>臆札》随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