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的一堂少年国学诗词课
(2011-05-29 00:19:52)
标签:
少年国学檀作文诗词杂谈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约好了下午六点整在紫竹院公园东门见面,大家陆续到齐。家长们好给面子,也都来了。
六点半左右开始游园,一路上给孩子们讲紫竹院里各种植物,尤其是古诗词里常见的花木。记得带大家认识了玉簪、牡丹和锦带花。孩子们上次看图写过牡丹诗,但是居然不认识活生生的牡丹。我问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说因为没看到花嘛。孩子们注意到路边的竹林冒出许多新笋,我用“竹笋”为题,要他们对对子。他们每人对了一个。碰见路牌,我就问他们哪个名字最有诗意,他们觉得“筠石苑”、“紫御湾”、“澄碧山房”好。于是我说“筠石苑”有两个亭子,我以前常带周南诗社的同学到那里读诗,我们今天去那里吟诗吧。路过菡萏亭,我又用“菡萏亭”为题,要他们对对子,他们对了两个,一是“芙蓉苑”,一是“麒麟阁”,都还不错。我让孩子们注意观察菡萏亭四根柱础的雕像,他们发现居然是四象。于是我又追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代表什么方位、什么季节、什么颜色,五行中又各是什么属性,孩子们居然也能如数家珍。看来《幼学琼林》没有白学。菡萏亭外的小河里有一只绿头鸭和麻鸭,孩子们开始讨论《声律启蒙》里的鸭头绿,又一起争论绿头鸭和麻鸭是品种的不同,还是性别的不同。过了菡萏亭,便是著名的”野鸭之家”了,湖面生出星星点点的新荷,两只成年的鸭子在啄食一只锦鲤,子彧说锦鲤可笨了,游得太慢。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呆在水边看鸭子。快到筠石苑的时候,子琳忽然问我老师的包呢,我才想起来包忘在门口了。云龙跑去给我拿包。晨辰在路边小店买了面包,跑回去喂鸭子。我不放心晨辰一个人去,带领大家又回到野鸭之家。云龙回来之后,我们一同前往筠石苑。
天色暗了下来。我们到老码头茶馆坐下品茗作诗。先让大家交流了一下课后都是怎么学习国学的。他们课后都自觉温习雒诵堂教授的《论语》《声律启蒙》和《千家诗》。嘉宣说他的同学都知道他在学国学,会对对联会写诗,所以他不好意思不用功。晨辰说班上的同学因为她会吟诗写对联,抢着做她粉丝。子琳说计划暑假背完她那本《杜甫诗选》。子彧说一边在读《诗经》。雨轩在读金庸全集。
留了二十五分钟给大家写诗。有人坐在茶馆里冥想,有人跑到外面吹风。五个孩子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子琳还多写了一首。
今录雒诵堂诸弟子游紫竹院诗如下:
游紫竹院(晨辰,五年级):风吹垂柳摆,翠绿画中藏。波动鸭嬉戏,夜深歌远扬。
游园(子彧,五年级):清溪流碧水,曲折向何方。杨柳映斜日,波流琥珀光。
游紫竹院(子琳,六年级)其一:鸭头荷芰生。晓岸竹亭亭。千古湘妃泪,今人惟见青。其二:通幽曲径尽,翠筱锁山亭。泯泯碧茶意,吟诵盖蛙声。
夜游(雨轩,初一):月光映紫竹,携手但行游。仰首张望怯,湖中一客舟。
游园(嘉宣,初一)辛卯麦秋,余与同学数人,游紫竹院,夜幕入茶馆,余感名园胜状,遂作五绝一首:清风柳色明。四象守天清。夜幕浮萍绿,林中蛙怒鸣。
我让他们依次把自己的诗作吟给大家听。并作了简单评点。他们自己决定以齿为序,年纪小的先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