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三王”词条释义商榷
(2011-05-25 21:21:56)
标签:
檀作文三王经学杂谈 |
分类: 读书随劄 |
《汉语大词典》
【三王】1.指 夏 、 商 、 周 三代之君。(1) 夏禹 、 商汤 、 周武王 。《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詛不及三王。” 范宁 注:“三王,謂 夏 、 殷 、 周 也。 夏后 有 鈞臺 之享, 商湯 有 景亳 之命, 周武 有 盟津 之會。”(2) 夏禹、 商汤 、 周文王 。《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赵岐 注:“三王, 夏禹 、 商湯 、 周文王 是也。”(3) 商汤 、 周文王 、 周武王 。《尸子》卷下:“ 湯 復於 湯丘 , 文王 幽於 羑里 , 武王 羈於王門; 越王 棲於 會稽 ,秦穆公 敗於 崤塞 , 齊桓公 遇賊, 晉文公 出走,故三王資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
按:“三王”乃经学时代重要名词,儒家先师孔子、孟子于三王皆有具体说法。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祇。帝命式于九围。’;是汤之德也。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开降时雨,山川出云。其在诗曰:“嵩高唯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三代之王也,必先令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三代之德也。‘弛其文德,协此四国’。大王之德也。”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礼记·孔子闲居》)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
孔孟言三王,皆指夏商周三代王道之德,包括夏禹、商汤、周之文武四人。
《汉语大词典》编者昧于经学,舍经从传,舍经取子,又拘泥于“三”之数目,故有(1) 夏禹 、 商汤 、 周武王 。(2) 夏禹 、商汤 、 周文王 。(3) 商汤 、 周文王 、 周武王 之说。殊不知有周开国,从来文武之德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