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宝马的中国方向
(2011-07-15 11:09:25)
标签:
德国宝马集团中国方向晓程汽车焦点评论丹东晓程 |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
德国宝马的中国方向
文/丹东晓程
去过德国的人都会发现,德国街头的宝马车,中型的居多。宝马1系、3系、宝马旅行车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宝马5系非常少见,宝马5系加长版和宝马7系根本没有。而中国国内正相反,宝马5系7系、宝马x3、x5居多,宝马1系、X1较少。
德国消费崇尚实用。中国消费喜欢豪华宽大。两边看看,泾渭分明。
从行业的角度看,中国市场与德国市场宝马各车型表现各不相同,从另一个方面看到了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变化。
德国宝马的中国方向选择,让人们看到了宝马精工制作的另一面的同时,也让人感觉到宝马成功背后的真实原因。
一、指向精准
中国德国两个市场车型不同,说明宝马集团为中国市场制定了有别于国内的产销战略。宝马集团的中国市场战略,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面向高端豪华,指向精准。
第一步,进口合资并举,3系5系同行。
第二步,7系加长,倍增尊贵豪华感。
第三步,加速越野新车型推出,加大进口量。
第四步,扩大产能,长驱直入,产业链条整体东扩,以丰满的产品线横向、纵向覆盖中国市场。
宝马集团将销售中心对准中国,将战略重点放在中国,将市场核心放在中国,将发展动力放在中国。
中国,是宝马集团的发展方向。
二、投入巨大
近几年,宝马集团不惜为中国市场加大技术和设施等的战略投入。
一是对中国直接投入,通过合资,加紧扩产。
二是通过强化在产车型的中国进口,增加车型平台,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新颖、大气的新车型。
三是提升国内产能,增加高科技设备,强化车型的高科技、高档豪华尊贵感,意欲成为全世界高档豪华车的第一和唯一的雄心毕露,志在必得。
从宝马不惜放弃国内的销售传统,顺势而为,迅速改变中国产品销售策略,与中国市场需求越来越吻合、与中国城消费者消费习惯一拍即合,可以看出宝马做出了怎样的改变。执着、严谨的德国人在100多年前就为青岛城区的排水管线准备好了百年之后的维修备件,按图索骥,所有备件被油纸包裹着光洁如新。如此执着严谨的德国人做出这样的改变,要下多大的决心!
宝马的自动化水平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顶级程度。喷漆技术已经完全自动化,机器人可以自如地打开车身机盖、两侧车门,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地为车身各部位均匀喷漆。而且合资的华晨宝马工厂自动化水平与德国国内几无差别。投入之巨大可见一斑。
三、势头迅猛
今年1-5月份,奥迪在华销量达到13.9万辆,同比增长28%,而追赶者宝马渠道已下沉到四线城市,销量接近12万辆,增幅则在60%以上。
看来宝马厚积薄发,释放销售潜力的时机已经来到。
宝马的后发优势明显。适应市场的能力两年来变得非常强大。所有车型均得到市场认可。豪华商务公务用车、中级车、越野车,大中小、上中下各层次各链条丰富饱满,应有尽有,全面覆盖,让客户自由选择,这在豪华车品牌当中首屈一指。
宝马销量的增长,说明宝马的中国战略已经得到市场认可,宝马完全适应了在中国市场上的车型竞争、价格竞争、低成本竞争、混合动力车型竞争和营销竞争。
正如宝马品牌渗透力无孔不入一样,宝马车型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渗透到中国市场各个层面。爆发式增长的势头将充分满足消费者逐步提升的消费品位和豪华车热购需求。
四、前景可期
宝马后期销售强势将不断显现,销量将持续攀升。
目前宝马仍然致力于品牌力和营销力的全方位同步提升。同时致力于高档豪华车迎合式下探,小型车中级车全力上攻,缩小市场空隙,形成综合实力。追赶奥迪,只是时间问题。如此强势的宝马,未来三五年内,扩产的产能释放之后,小型车、中级车、大小越野车全部推向中国市场之后,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会更进一步阐释宝马所以成为宝马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