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素遍地吞噬健康 谁来拯救生态危机?

标签:
毒素遍地吞噬健康谁来拯救生态危机丹东晓程焦点评论晓程汽车 |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
毒素遍地吞噬健康 谁来拯救生态危机?
文/丹东晓程
公路上,急转弯路之前,电子监控灯下,是一道道、一片片黑色的轮胎印痕。
这是高毒素制造者在清洁的生态空间刻下的刀痕,是吞噬生态资源的利齿啃下的伤疤。
那一声声急刹车时的尖利啸叫,那一个个得意忘形的漂移和狂飙之后摔下来的刺眼的蓝烟,都是破坏洁净空气的黑手撒下高浓度有害气体的赤裸裸表现。
轮胎所到之处,毒素遍地传播。肉眼难以看清、人脑难以数计的有害物质,伴随车轮滚滚,毒素缤纷。风飞尘起,有害物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甚至伴随行人登堂入室,潜门入户。这些微小的颗粒,成了对新鲜空气、对人类特别是婴幼儿身心最具杀伤力的毒素之一,其危害,仅次于汽车尾气排放。
目前,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汽车环保、通过控制尾气排放、通过科技创新减少燃油消耗等节能减排工程上面。而对轮胎的毒素污染和有害物质排放,对轮胎的节油效应关注度不够,有所忽略。环境、空气、绿色植物的过滤功能都被这样一些强势攻击的毒素所吞噬,而绝大多数人却浑然不知,无动于衷。
一般的常识是,轮胎对油耗的影响和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度,占车辆综合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2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态危机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轮胎企业需要流着道德的血液。轮胎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率先在环保、低碳、保护生态方面积极创新,研发出新技术、新产品。
事实上,当代高科技在保护生态、控制轮胎毒素排放方面并非无能为力。
如果通过改变轮胎结构但不降低车辆安全参数的方法,降低有毒物质排放,如果使用高科技材料,从原材料源头控制有毒物质,问题将会有办法解决。
据考察,倍耐力轮胎的R&D部门已经在这方面开始了创新性研发,找到突破口了。这使我们对轮胎行业的生态环保、低碳努力充满信心。
他们的技术路径和大致方向是,通过改变轮胎结构、使用环保新材料,减少有害物质和气体排放,甚至使用谷穗作为混合物来生产轮胎,用自然产物限制和替代化学合成物的使用,从而直接降低化学物质颗粒的残留释放,减少污染。而且运用技术,让这些创新效果能够随时得到检测和反映,通过高技术手段,让轮胎读取路面信息,再通过合成芯片同步即时传达到检测电脑中,电脑可以记录这些信息,用以改进轮胎的材料和结构以达到最佳。当然,进入实用阶段时,可以将轮胎信息直接输入车辆电脑,让驾驶员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最佳的驾驶状态,尤其在发生危险状况的时候,车辆可以更迅速的作出反应。这项高科技的新成果应该称作“智能轮胎”。它在健康和正常胎压的情况下,有助于降低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倍耐力轮胎的研发方向是可行的,以其科技实力,绿色新产品的性能是可信的。
经测试,倍耐力轮胎Cinturato P7可以降低每公里4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可降低噪音30%。从安全性能来讲,Cinturato P7的完美表现使车辆无论在干燥还是湿滑路面都可以尽情驰骋。
今年来,倍耐力实验室一直在致力于降低排放、走向绿色的科技研发。经检测证明,Cinturato P7是一款能够降低油耗和有毒物质排放的高性能环保轮胎。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轮胎研发创新的生态环保方向,经过环保认证后,加大对绿色轮胎的减免税政策支持力度,并通过强势媒体,积极推广,激发轮胎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鼓励有责任感的企业积极研发绿色环保安全轮胎,引导消费者优先选择绿色轮胎。这样,我们的道路,我们的生活空间,会有更多绿色,会有均衡的生态链条,更纯净,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