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汽车最大空白:品牌渗透
(2011-07-04 11:31:27)
标签:
中国自主汽车最大空白品牌渗透晓程汽车焦点评论丹东晓程 |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
中国自主汽车最大空白:品牌渗透
文/丹东晓程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近年来的进步已经不小了,似乎与国外汽车的差距在缩短,该有的技术都有了,至少没有什么空白。但现在,与技术成长进步的速度相比,品牌渗透能力是最大空白。
这里说的品牌渗透能力,不是品牌宣传。
一个品牌所以成为品牌,需要品牌塑造者与技术主张具有等同张力的品牌精神引导传播和渗透的力度。这种品牌主张,促进品牌成熟度的提升、品牌积淀的加速形成的能力,不是通过专有渠道形成的,不是主观强化的,也不是外力催生的,而是一种企业和领导者自觉自愿的智慧情感精神主张的自然流露。流露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与技术主张同源同宗,相辅相成,互进共生。
印个文化衫,打上产品名称符号,是不是品牌主张、品牌渗透?
搞个营销活动,搞个创意,算不算品牌塑造?
是。但是淡若清汤寡水,毫无滋味。是品牌形成的初始阶段的初始阶段,是幼稚得不能再幼稚的品牌主张。
与一个大国汽车技术主张相对称的品牌主张,应该是无渠道下意识扩张渗透。是杯满则溢的漫延,是润物无声的渗透,是无所不在,是无孔不入。
就象驾驶。手动离合自然和谐得无需思考,完全形成了下意识。第一反应是手脚,而不是大脑。大脑的反应被手脚的直接反应所取代,跳过了大脑的反应。
这样要求中国汽车,是不是很过份?如果没有中国汽车技术的进步,提这种要求无异于对牛弹琴、缘木求鱼。
如果国外汽车品牌的渗透能力不是那么成熟惊人,把中国甩得比技术距离大得多得多,提这种要求也是不合时宜。
现在,要求中国汽车有自己的品牌主张和品牌渗透,时候到了。
就说说宝马吧。
宝马世界,从外形到特质,从场馆设计的来源到风格的基础形成,那暴风形成时的张力和那无处不在的优雅细节,都源源不断地流露着宝马的品牌精髓。宝马的品牌意识在随处漫溢。
宝马世界车型展台边沿,两层台阶下面,有绿叶,有石子,恬静地沉默在水中。那水,清纯透明,清澈见底,纤尘不染。其实,这绿叶、石子都是图案。但在来自台阶隐蔽部优雅的射灯照射下,台阶下面的绿叶和石子仿佛掩映在水中。
细节的优雅具有以一当十的品牌渗透能量。
品牌渗透的无渠道方式,就是这种随处漫溢的方式。全层面,全空间,全渠道。
简单地说,就是纵向渗透和横向渗透。
纵向。
第一辆看似丑陋的车追溯历史,数典不忘祖,追忆品牌源流。百年老车,老款,甚至前开门、貌似冰箱的前两轮后单轮宝马小车都在现场展示,现场驾驶表演。宝马百年历程,精湛的航空技术源流,历史的情节脉络,清清楚楚地全面展示开来,让宝马文化、宝马精神立刻进入内心。这就是渗透能力。
宝马把文化技术积淀内化为品牌精神的渗透潜力并在时间的流水中自然而然随意流淌。
这就是全方位无渠道随处漫溢的品牌渗透方式。
横向。
衣食住行,摩托自行车玻璃水、箱包日用品文具书籍,甚至一花一木,一草一都被宝马注入了品牌符号,做一个千丝万缕分不清的勾引和关联,仿佛把大千世界收入囊中,让所有的人和物都在宝马的柔润的风中自由自在地徜徉,让所有的人在宝马世界如沐春风。让这种春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渗透在每一个空间,渗透在人的思维中,情感里。人们来到宝马世界,很自然地融入这温润的春风中。接受它,关注它,爱惜它,呵护它,它就成了人们的生活中的一部分,记忆中的一部分。从此与宝马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是渗透力。这就是技术积淀、文化积淀内化为品牌潜力之后的从容释放。
每年到宝马世界参观的人数是200万人次。世界上哪一种媒体有这个宣传力度?
这种力量,自然而不生硬,温柔而不生涩,自然而然,柔和,但没有人想拒绝。于是就没有难以拒绝的问题。
男女老少,白发翁媪到黄发垂髫,一直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幼儿,都把宝马世界当做了自己的世界,当做自己记忆的一部分。都和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符号发生了密切的关联。
这就是品牌的渗透力。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是时候该塑造自己的世界了。塑造自己发挥品牌渗透力的能力。
培养自己重视品牌渗透而不是品牌宣讲灌输的下意识。
培养自己立足千年之后的品牌生命力。
培养自己高度重视产品之外的气候、土壤、温度的非产品力。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技术进步与品牌张力的均衡性。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短板,获得品牌历史,纵贯历史,渗透未来,时间空间品牌符号全面占领,获得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力量。
下意识是一种不刻意、不经意、不急躁,从容自信,坦荡豁达,包容谦和,吞吐自如,立足长远,一切尽在心中,一切尽在我的世界里。
只有放大自己的世界,才能包容别人的世界。
中国制造一个世界,不是梦想。
中国汽车完全有资格建造属于自己的、让人艳羡的品牌世界。
这是做大做强的根本。舍此,都是空话。都是空白。
补白,从现在、从这里开始,中国汽车才能迎来走向成熟的开始。
(新浪汽车独家专稿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