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也能“买”车,理想还有多远
会有那么一天,你持证领车——带上你的身份证,去某家汽车营销商处领得一辆你中意的小汽车。不用花费一分钱,不用侃价议价讨价还价。不管你钱多钱少,不论你地位尊卑,只要你肯承诺在他这里换件保养维修,并肯为修车养车付出必要的费用。
这,的确是异想天开,但,绝不是白日做梦。
这也不是梦想,是理想。
这也不是天上掉馅饼,是大锅里烙馅饼,看得见,够得着。
不用花钱就可以得到汽车、厂家无偿送给你汽车——想买车、喜欢车的人可以有车,想有就有,无偿无价;不敢想买车、没有钱买车却又需要车的人也可以有车,只要攒点钱上牌照。
这是买车之人最欢迎的“卖车”方式。对消费者来说,是最理想的“买”车方式;对汽车经销商来说,是汽车综合营销的最高境界。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理想的特殊的汽车销售就是“无偿送车,有偿修车”。厂家无偿提供汽车产品给消费者,但保养维修车辆的钱消费者必须自己掏腰包。只是保养维修车辆的费用要高于其它厂家卖出的汽车的售后维修费用。厂家赚的就是保养维修费用。
这个理想有多远、到底能不能实现、何时实现呢?
让我们在憧憬中探讨一下。
一、必要性
消费者需要车自不必说,没车的想要车,有车的想要新车,有小车的想要大车——这是最大的必要性。
厂家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占领市场,需要规模效益;送出去的汽车越多,市场占有率越高,其以社会效益为主的长远利益越客观。
这种销售方式,是刺激消费的需要;是激烈的竞争和价格战拼杀不断的情势下乱中取胜、出奇制胜的需要;是企业推广汽车产品、实施特殊营销宣传、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需要。
满足多方需要,能为多方接受尤其是中低收入的消费者所接受,这其实真的是惨烈的汽车生产营销竞争中的一着妙棋。
二、可能性
不用出钱无偿送车,也并不简单。难题不少。但数量上可以由少到多。
1、送车环节本身可以降低销售和广告宣传成本。经销汽车的劳动复杂程度下降,经销人数可以减少,经销商规模可以压缩,,成本因此大大降低。
2、可以省去机动车税费。
厂家不是销售车辆,自然不必交纳税费;消费者不是买车,也不必交纳车辆购置税。国家也不会因此减少税收,因为汽车维修服务规模扩大,税费增加,汽车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率也随之增加。
厂家前期投入资金的规模和卖车时期相近,但成本要下降很多。只是资金的回收要明显滞后。
3、消费者得到厂家送车之后,可能会增加养车修车负担。但没有买车的费用,负担还是很有限。而且新车的维修费用并不高。一般的“工薪阶层”和青年职工完全可以承担。
4、实行实名领车,凭身份证和诚信品行资质证明一人限领一次一台;送车厂家和领车车主签订合同,不得转让转赠他人,不得过户;保险费、上牌费和检车验照费均由领车人承担。
5、获得新车、使用过后又无力养车修车的消费者,可以将所得车辆交还工厂;如违规转让转赠,出现交通事故,责任仍由原车主承担。
这样看来,无偿送车操作起来并不复杂,比较现实可行的造福用车百姓的汽车营销法。
三、必然性
在汽车生产过剩、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这种看似异想天开的销售方式完全可以出奇制胜。解决汽车生产过剩、部分消费群体购买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这应该是众多思路中的一个很好的思路。
2005年我国汽车产销突破570万辆,已成为世界上主要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让国内汽车生产厂家占领汽车市场,战略意义重大。
未来的汽车产能过剩已成定局。截止到2005年7月1日,我国汽车行业已形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的整车生产能力约800万辆,在建产能约220万辆,陆续在今明两年建成后整车总产能将突破1000万辆。2005年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71.5%,其中轿车行业72.5%。而从市场需求看,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消费增长趋于平稳,预计今后几年,消费需求增长将会保持相对稳定。按照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十一五”投资计划,2010年规划产能将大大超过预期的市场需求,如不加以引导,潜在的产能过剩将会变成现实。
当然,无偿送车并不是解决产能过剩的灵丹妙药。因为产能过剩和生产的产品过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晓程的意见是:
1、在这种产能过剩的汽车生产背景下,在国家要求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同时,厂家应该自我调整生产结构,把重点防在营销上,出狠招、出绝招,出奇制胜。
2、把用于盲目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用于生产在产产品,增加产品数量,帮助企业在送出车辆的维修服务赢得利润之前获得资金周转的缓冲期,解决无偿送车造成的资金回笼滞后问题。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做足文章,在惨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四、前提条件
1、营销的高境界的创造,需要汽车企业领导人拿出大智慧、
大气魄、写出大手笔;需要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军人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才能不同凡响。
2、企业需要获得金融方面的支持和理解,说服他们同意接受把贷款用于生产白送人的汽车,正视风险,共担风雨,求得理解,共度非凡岁月。
3、企业应有能力解决周转资金回笼滞后带来的一系列其它相关问题,保持企业生产平稳,经营顺利。
4、送车的企业应该是具有独立决策资格的国内独资企业。企业的基础扎实,实力雄厚。起码具备比吉利、奇瑞还优越一些的经济技术基础和实力。
5、应通过适当措施,有效控制无偿领车人到厂家指定4S店为惟一换件修车保养单位,避免车辆维护利润流失。厂家应保证零配件专供4S店,其它任何维修单位无法对送出车辆换件维修保养。
五、不用花钱白给你车,理想有多远?
理想并不遥远。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情势助推,企业营销求新求变,在内外压力动力双重作用之下,具备无偿送车、有偿修车的社会基础和企业经济基础的最佳时机,应该在五年到八年左右。
(此文为晓程原创。转载请署名丹东晓程。侵权必究,曝光不悦。)
以下是晓程原创点击过万博文,欢迎指导:
其它值得关注博文:
值得关注的一个天真女孩的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