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豪尔斯地产 |
分类: 楼市调控 |
《法制晚报》特约评论
刊载于7月24日b02版
虽然年初一二线城市残留着去年火热拿地的余温,掀起了一点点热浪,但到了3月以后,随着销售遇冷,土地交易也明显降温。
近期,北京土地市场经历了3个月的断供期后,迎来了两次新的供应:7月14日,顺义两块“别墅”级地块入市,其中一块没有触及竞拍上限以23.3亿元拍出,另一块以溢价率为3%的26.6元成交;7月17日,又有 3宗土地入市,其中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地块以溢价率为29%的18.10亿出让,而石景山区八角第二水泥管厂地块则以15.8亿的底价被摘得。综合来看,5块地虽都被拍出,但个别没有触及竞拍上限或仅以底价成交,即便是有溢价,也大大低于以往的水平。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300城市交易显示,二季度土地供求同比降幅较一季度均扩大15个百分点以上,土地出让金同比止升转降。其中,一线城市虽供求萎缩,但楼面均价上涨带动土地出让金超40%,而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11%。在成交方面,地方政府供地趋缓与房企谨慎拿地将成为未来的主基调,具体表现为:
集中争夺优质地块。虽然房企拿地谨慎,但在热点区域,仍竞争激烈。7月11日,保利地产耗资34亿元夺得厦门某商住地块,刷新了厦门土地总价。近期,上海市土地事务交易中心就静安区核心区域最后的“黄金地块”举行了推介会,吸引了50多家开发商出席。在北京7月17日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地块竞拍中,天恒、鸿坤、首开保利联合体、首创、住总、万科、首同昌等7家房企看好优质地块的潜力,参与该地块的竞价,经过38轮角逐,首创最终以18.10亿的总价,以配建54000平方米的“限价商品住房”为代价,获得该地块。应该看到,随着第一批自住房的集中入市,当房企发现盈利空间有限时,在涉及竞自住房面积时,会变得谨慎。
千方百计消化库存。6月27日上任的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对房地产政策完善提出了三点落实意见:千方百计的消化库存;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1-6月房地产情况显示,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8%,住宅销售额下降9.2%。从6月房地产数据来看,虽然单月的销售情况有所好转,但这与面临半年关口,大部分企业促销走量有很大关系。而今年标杆房企的可售房源非常充足:万科、碧桂园分别高达3000亿元、2500亿元;第二梯队的富力、华润、世茂、绿城、融创可售货值均超过1000亿元,龙湖、雅居乐也接近1000亿。按照年初房企公布的计划,下半年推货比例都在六成以上,因此销售进度有望进一步加快。
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以万科、保利、中海、绿地、万达、恒大、碧桂园为首的7家千亿房企,从上半年销售业绩来看,任务完成情况并不理想,其中只有恒大完成了65%、万科和中海均完成了51%。
综上所述,在销售业绩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下半年土地市场难以回暖,谨慎拿地,加快去化,现金为王,将成为楼市趋冷时的房企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