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住建部记者访李小宁谈房产税

(2013-03-05 09:13:27)
标签:

豪尔斯地产

房产

分类: 世界杯与楼市

                                                                                               

 

豪尔斯地产

住建部记者访李小宁谈房产税

住建部记者访李小宁谈房产税

 

市场调控:老调如何弹出强音?

 

——访北京豪尔斯房地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小宁

 

住建部《城乡建设》记者  林爱庆

 

两年多前,本刊记者曾就开征房产税问题采访了李小宁先生,20107期发表了《房产税为何雷声大雨点小?》的专访,当时他认为在很多关系未里顺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全面出台房产税。两年多过去了,一如他预言的那样,房产税步履维艰地走到了今天。如今,“国五条”出台,房产税开征及加强调控再次提起,为此,记者对李小宁先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房产税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话题,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两年也一直处于试点的状态,那么,您认为开征房产税之前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李小宁:我认为,还需要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一是房屋权属问题。如果房屋的权属性质没有完全理清就盲目出台房产税,我认为是不能很好解决问题的,反而有可能增加社会矛盾。因为,目前我国除了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之外,还有各类历史遗留下来的住房,比如说集资房、小产权房、军产权房等,这些房屋的房产税怎么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的小产权房屋面积在60亿平方米左右,如果对此类小产权房征收房产税的话,等于是变相承认其存在的合法性,但如果不征收的话,小产权房就会逃之夭夭,这对其他合法性住房来讲,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说,在房屋的权属性质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征收房产税,这是很不合理的。比如未办理上市手续的央产权和福利房,这些房屋中有些是集团从市场上按照商品房购置的,分配给员工或职工是按照福利购房的价格,其中有些人因为夫妻双方重复购房,或者超面积等等原因未补交超标款和办理上市手续,使房屋处于手续不完备状态。再比如军产权房,很多已经按照福利购房价格卖给个人,虽然只有使用权,但不断增长的数量也在影响着市场的平衡。

二是征收范围问题。上海和重庆的试点基本限定在增量房和高档房,这种“惩后不毖前,杀富不济贫”的做法并没有体现“公平税赋”的原则。

三是征收标准问题。1986年国务院在关于房产税征收条例中规定: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税率为1.2%。这里的原值指的是房产买进时的价格。可问题是,近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翻了几倍,一些城市更是翻了十倍甚至更多,如果按买时的价格计征,合理吗?!但如果按照目前的市价计征,那么评估的标准又是什么?所以,房产税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购买,但是完善开征机制还需要做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果仓促出台的话,有可能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

四是税制问题。如果开征房产税,我们就必须对现有的税制进行调整。因为按照我们目前的税制,房屋的购买者在购买房产时就已经缴纳了土地出让金,这里面就包含了一定比例的物业税、房产税成分,如果再征税,恐有重复征税之嫌。所以,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抵税政策。在没有抵税政策的前提下盲目开征,实际上是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是不合理的。

五是社会敏感问题。房屋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目前各地出现的 “房叔、房婶、房姐、房妹”等无不触动着老百姓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人们之所以如果关注此类信息,是因为房屋跟“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腐败问题密切相连。所以,房产税是一个切实涉及到许多人利益的问题,一旦开征,个人在房屋方面的财产情况就会变的相对透明和敏感,其所引发和带来的其他问题我们是否有勇气去面对,这就看我们的政府在反腐倡廉工作上有多大的决心和魄力。

 

记者:对于去年底今年初出现的恐慌性购房,有人说这是开发商的营销策略导致的,对此您怎么看?

李小宁:其实,开发商的营销策略也是根据市场决定的。简单讲,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政策、市场、营销方式、消费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现在许多人感觉经济开始下滑,投资机会减弱,只有房产才能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移民把置业作为站稳脚跟的首选。另外,还有很多人把能否在一线城市购房当作成功与否的标志。再加上调控的效果远不如预期,使得一些消费者存在着越等越涨的害怕心理。总之,在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场产生了一些变化,而开发商便顺势而为地运用了一些营销策略,当然,这中间不排除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做法。

 

记者:那么此轮恐慌性购房还将持续多久?

李小宁:我认为不会持续太久,这轮购房潮是前期市场相对萧条一段时间后的一个短期的释放。政府的限购政策出台后,使得一部分购买需求被抑制了,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必然会在一个时间点上爆发,也就是去年底、今年初这段时间。但是,同比增长了并不意味着全年增长了,只不过是在一两个月内集中释放了而已。因为从一个更长的时间段来看,2012年全年的房屋成交量相比往年并不大。此外,消费者的羊群心理比较严重,观望情绪浓烈的时候大家就都等着观望,而一旦别人开始买房了,就又一哄而上,造成“抢”房局面的产生。现在新“国五条”政策出台后,相信一部分消费者会转为观望状态,可暂时缓解恐慌购房形势。所以,建议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要立足实际,理性分析,谨慎决定,避免盲目跟风情形。

 

记者:您刚才提到的今年初的这轮需求将被被短期释放,那么之后的2013年房地产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李小宁:我认为,目前一个阶段内恐怕要有一个萧条期,也就是说不会出现连续的上涨。因为当需求被集中释放后,都会经历一段萧条期。在经历了去年十二月份和今年一二月份的恐慌性购房后,三四月份将是一个相对的萧条期。而且,传统的春节过后的三四月也是开发商的销售淡季,这个时候开发商通常是先积累一部分的潜在客户,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再集中释放一批,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同时也会此趁机拉高价格。短期是这样一个趋势,长期就要看政府政策的力度了。如果政府暂时没有更好的调节房价的政策出台,明年整体上还是会呈现出上涨的态势。

其实,目前我们的政策大多是“掐尾挤头”型的,即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价格,比如,你需要买房,但通过限购政策让你先买不了,而不是通过一些杠杆来调节。其实税收是一种很好的杠杆。如果在房产税在各种前提关系理顺之后开征了,那么持有房产的成本将会大大增加,这将有利于房价的稳定。但反过来却会导致租金价格的上涨,因为按照国际上的租售比来说,目前我国的租金和房价比还很低,等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租售比基本合理之后,这个市场就最终稳定下来。其实,中国的一些一线城市的房价为什么涨得这么快呢?一是中国传统的置业成家的理念的影响,中国的父母会帮助子女买房,甚至投入几代人的积蓄。二是一线城市的生存成本与二三线城市区别有限,而就业、发展机遇却要多很多,因此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涌入,也间接地推高了当地的房价。三是一些人把在大城市置业当成是自身能力和价值的一种体现,这些人既不在购房城市工作,也不在购房城市生活,买了房之后既不自住,也不出租,造成大量房屋被空置,浪费了社会资源。

 

记者:您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吗?

李小宁:一是尽快做好开征房产税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理顺房屋权属关系,制定和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等。二是控制一些一线城市的人口规模,必要时可适度发挥户籍制度的作用。三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其实这些建议及意见,跟新“国五条”一样,以前也多次被提及过,但如何让这些政策和建议真正发挥作用,最重要的还是看实际操作,只有将政策和建议落在实处且执行到位,才能真正地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载于《城乡建设》20133

 

                                                                                               住建部记者访李小宁谈房产税

 

豪尔斯地产

 

市场调控:老调如何弹出强音?

 

——访北京豪尔斯房地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小宁

 

住建部《城乡建设》记者  林爱庆

 

两年多前,本刊记者曾就开征房产税问题采访了李小宁先生,20107期发表了《房产税为何雷声大雨点小?》的专访,当时他认为在很多关系未里顺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全面出台房产税。两年多过去了,一如他预言的那样,房产税步履维艰地走到了今天。如今,“国五条”出台,房产税开征及加强调控再次提起,为此,记者对李小宁先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房产税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话题,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两年也一直处于试点的状态,那么,您认为开征房产税之前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李小宁:我认为,还需要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一是房屋权属问题。如果房屋的权属性质没有完全理清就盲目出台房产税,我认为是不能很好解决问题的,反而有可能增加社会矛盾。因为,目前我国除了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之外,还有各类历史遗留下来的住房,比如说集资房、小产权房、军产权房等,这些房屋的房产税怎么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的小产权房屋面积在60亿平方米左右,如果对此类小产权房征收房产税的话,等于是变相承认其存在的合法性,但如果不征收的话,小产权房就会逃之夭夭,这对其他合法性住房来讲,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说,在房屋的权属性质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征收房产税,这是很不合理的。比如未办理上市手续的央产权和福利房,这些房屋中有些是集团从市场上按照商品房购置的,分配给员工或职工是按照福利购房的价格,其中有些人因为夫妻双方重复购房,或者超面积等等原因未补交超标款和办理上市手续,使房屋处于手续不完备状态。再比如军产权房,很多已经按照福利购房价格卖给个人,虽然只有使用权,但不断增长的数量也在影响着市场的平衡。

二是征收范围问题。上海和重庆的试点基本限定在增量房和高档房,这种“惩后不毖前,杀富不济贫”的做法并没有体现“公平税赋”的原则。

三是征收标准问题。1986年国务院在关于房产税征收条例中规定: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税率为1.2%。这里的原值指的是房产买进时的价格。可问题是,近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翻了几倍,一些城市更是翻了十倍甚至更多,如果按买时的价格计征,合理吗?!但如果按照目前的市价计征,那么评估的标准又是什么?所以,房产税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购买,但是完善开征机制还需要做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果仓促出台的话,有可能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

四是税制问题。如果开征房产税,我们就必须对现有的税制进行调整。因为按照我们目前的税制,房屋的购买者在购买房产时就已经缴纳了土地出让金,这里面就包含了一定比例的物业税、房产税成分,如果再征税,恐有重复征税之嫌。所以,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抵税政策。在没有抵税政策的前提下盲目开征,实际上是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是不合理的。

五是社会敏感问题。房屋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目前各地出现的 “房叔、房婶、房姐、房妹”等无不触动着老百姓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人们之所以如果关注此类信息,是因为房屋跟“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腐败问题密切相连。所以,房产税是一个切实涉及到许多人利益的问题,一旦开征,个人在房屋方面的财产情况就会变的相对透明和敏感,其所引发和带来的其他问题我们是否有勇气去面对,这就看我们的政府在反腐倡廉工作上有多大的决心和魄力。

 

记者:对于去年底今年初出现的恐慌性购房,有人说这是开发商的营销策略导致的,对此您怎么看?

李小宁:其实,开发商的营销策略也是根据市场决定的。简单讲,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政策、市场、营销方式、消费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现在许多人感觉经济开始下滑,投资机会减弱,只有房产才能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移民把置业作为站稳脚跟的首选。另外,还有很多人把能否在一线城市购房当作成功与否的标志。再加上调控的效果远不如预期,使得一些消费者存在着越等越涨的害怕心理。总之,在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场产生了一些变化,而开发商便顺势而为地运用了一些营销策略,当然,这中间不排除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做法。

 

记者:那么此轮恐慌性购房还将持续多久?

李小宁:我认为不会持续太久,这轮购房潮是前期市场相对萧条一段时间后的一个短期的释放。政府的限购政策出台后,使得一部分购买需求被抑制了,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必然会在一个时间点上爆发,也就是去年底、今年初这段时间。但是,同比增长了并不意味着全年增长了,只不过是在一两个月内集中释放了而已。因为从一个更长的时间段来看,2012年全年的房屋成交量相比往年并不大。此外,消费者的羊群心理比较严重,观望情绪浓烈的时候大家就都等着观望,而一旦别人开始买房了,就又一哄而上,造成“抢”房局面的产生。现在新“国五条”政策出台后,相信一部分消费者会转为观望状态,可暂时缓解恐慌购房形势。所以,建议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要立足实际,理性分析,谨慎决定,避免盲目跟风情形。

 

记者:您刚才提到的今年初的这轮需求将被被短期释放,那么之后的2013年房地产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李小宁:我认为,目前一个阶段内恐怕要有一个萧条期,也就是说不会出现连续的上涨。因为当需求被集中释放后,都会经历一段萧条期。在经历了去年十二月份和今年一二月份的恐慌性购房后,三四月份将是一个相对的萧条期。而且,传统的春节过后的三四月也是开发商的销售淡季,这个时候开发商通常是先积累一部分的潜在客户,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再集中释放一批,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同时也会此趁机拉高价格。短期是这样一个趋势,长期就要看政府政策的力度了。如果政府暂时没有更好的调节房价的政策出台,明年整体上还是会呈现出上涨的态势。

其实,目前我们的政策大多是“掐尾挤头”型的,即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价格,比如,你需要买房,但通过限购政策让你先买不了,而不是通过一些杠杆来调节。其实税收是一种很好的杠杆。如果在房产税在各种前提关系理顺之后开征了,那么持有房产的成本将会大大增加,这将有利于房价的稳定。但反过来却会导致租金价格的上涨,因为按照国际上的租售比来说,目前我国的租金和房价比还很低,等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租售比基本合理之后,这个市场就最终稳定下来。其实,中国的一些一线城市的房价为什么涨得这么快呢?一是中国传统的置业成家的理念的影响,中国的父母会帮助子女买房,甚至投入几代人的积蓄。二是一线城市的生存成本与二三线城市区别有限,而就业、发展机遇却要多很多,因此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涌入,也间接地推高了当地的房价。三是一些人把在大城市置业当成是自身能力和价值的一种体现,这些人既不在购房城市工作,也不在购房城市生活,买了房之后既不自住,也不出租,造成大量房屋被空置,浪费了社会资源。

 

记者:您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吗?

李小宁:一是尽快做好开征房产税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理顺房屋权属关系,制定和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等。二是控制一些一线城市的人口规模,必要时可适度发挥户籍制度的作用。三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其实这些建议及意见,跟新“国五条”一样,以前也多次被提及过,但如何让这些政策和建议真正发挥作用,最重要的还是看实际操作,只有将政策和建议落在实处且执行到位,才能真正地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载于《城乡建设》201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