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豪尔斯地产房产 |
分类: 户型的选择与改造 |
保障房的空间(12)
豪尔斯地产
保障房的服务空间
服务空间是居室中的次要空间,有些是主要居室的补充空间,有些是调节情趣的休闲空间,也有些是建筑设计的填充空间。
在户型布局上,服务空间对大面积的居室既是画龙点睛,又起着补充、缓冲和填充的作用,因此所处的位置往往差异较大。
在居住使用上,服务空间是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户型功能的重要补充,但同时,它的大小也对户型的均好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住宅价值上,服务空间具有和居住空间同样的购买价格,控制其比例,使购房款更多地用在重要的居室上,做到财尽其用。
因此,服务空间的取舍显得至关重要。
服务空间包括:阳台、储藏间、管道间和交通通道。
多种阳台的设置
阳台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人们可以随时到户外活动、养殖花草,家中的被褥也要经常地晾晒,但应注意到:
阳台的面积恰如其分
阳台是供居住者进行室内外活动、晾晒衣物、养殖花草、健身休闲等的生活空间,因此在面积上应当恰如其分。同时,阳台也可以与厅相连,成为厅的延伸。
生活阳台一般4—6平方米,放置健身器械、花花草草和休闲坐椅已经足够了,再大就有些累赘,过多地占用室内空间不见得划算。除普通阳台外,目前还流行两种组合阳台:一种是多角或弧形阳光室,侧面为敞开式外阳台,风和日丽,可以到外阳台凭栏远眺,风雨潇潇,则留在阳光室观赏,颇有滋味;另一种是内外双阳台,内侧为大面积落地玻璃,外侧为进深仅几十公分的敞开式阳台,这样既可以充分享受阳光、美景,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面积。
服务阳台的主要功能是晾晒和储物,往往在设计上备有水龙头、地漏、电源插座和晾衣架等。这种阳台多数与设备间或者厨房相连接,与卧室等“静区”远离,其内可以放置洗衣机、熨衣板等,形成家政劳动空间,既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也避免了洗衣、晾衣弄湿卫生间地面,以及穿堂越室带来的不便。因此,服务阳台的面积尽可能控制在2—4平方米以内,如果增加洗衣、早餐、炒菜等功能,面积可以适当放大1—2平方米。
阳台的数量不宜过多
通常,卧室外侧设置阳台会对采光产生遮挡,并且阳台上的悬挂和摆放,对室内的视觉多少会有影响。因此,购买者在选择阳台多的户型时要仔细斟酌。
实例12:北京怀柔北房镇驸马庄村保障房A单元
设计单位: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该住宅为多个2梯4户板塔楼连体,非对称布局,其中:A户型为二居室,74.38平方米;B户型为二居室,75.00平方米;C户型为一居室,51.16平方米;D户型为一居室,55.47平方米。由于楼梯和A户型北外墙凸出,不够平衡,可以考虑调整。
结合楼面的调整,在不增加楼体总开间和进深的情况下,增大起居室和卧室的开间。户型中最大的问题是缺少餐厅的位置,同时卫生间有些局促,如:A户型餐厅和客厅挤在一起,卫生间干湿分离,显得有些局促;B户型餐厅和客厅挤在一起,厨房面积稍小;C户型没有餐厅的位置;D户型餐厅和客厅挤在一起,卫生间干湿分离,显得有些局促。
改造重点:楼面在不增加楼体总开间和进深的情况下,将电梯偏转,与楼梯相对,变成明厅。A户型下移,形成对称楼面。A户型增加起居室和卧室开间,减少进深,分离餐厅和客厅,并将干湿分离的卫生间合并。B户型干湿分离的卫生间合并并加大,门厅处设置餐厅。C户型加宽厨房和卫生间的开间,设置餐厅。D户型干湿分离的卫生间合并并加大,门厅处设置餐厅,同时增加起居室开间。
该画册全部案例是户型专家李小宁根据亲身设计改造实践精心撰写,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点出版的李小宁大型五卷系列画册中的一卷,其余陆续在全国新华书店、建筑书店上市。该套从书由《政策房的设计与改造》、《小户型的选择与改造》、《中户型的选择与改造》、《大户型的选择与改造》、《别墅户型的选择与改造》组成,1000页,采用大16开彩色印刷。为保证一目了然,户型改造采用3D立体图设计,配有逼真的家具和装饰,采用前后对比并配有翔实的文字分析,尤其对正在设计中的项目优化,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户型设计优化改造宝典。
该套画册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长春等地18余万个在售户型中,挑选出富有代表性的600个样式,4000余种招法,从十几平方米的迷你一居到一千七百平方米的独栋别墅,分门别类地分析改造,目的是帮助开发商减少失误,帮助设计师准确定位,帮助销售人员细致推介,帮助装修公司拓宽思路,帮助买房卖房人精挑细改,在有限的居住空间内满足更多的生活需求,使每一平方米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李小宁常年从事户型研究、讲学,担任多所大学的建筑学客座教授,出访了50余个国家,考察了大量的海外地产项目,在与国外同行不断进行广泛交流的同时,把握着世界住宅发展的脉络,并且将国际先进的居住理念与中国具体的生活现状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户型样式。
李小宁常年笔耕不缀,发表了近千万字的著述,目前已出版20余卷建筑理论和实践的个人专集,其中多本已作为大学建筑专科的教学课本。
图
邮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