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大火中,是否有你一把柴?(七)
七、样板间的迷惑
几天前,我为了年底即将出版的全精装彩色个人专辑《帮您精心挑户型》(三卷本,40万字,300个户型的分析)的补充内容去了趟位于清河的华润置地橡树湾。之前,某媒体的主编为了拍电视曾建议我以此样板间作为背景。
样板间是“平地样板”,灯光打得通亮,为了掩饰户型的精巧与局促,一些房间的墙全做成玻璃的,这样既有些时尚的色彩,又使空间在视觉上感到宽大。实际上,在具体装修上一般不会这样做,因为不符合生活习惯,但却得到了一些生活经验不很丰富的“小资”们的青睐。感到欣慰的是,业务员在介绍时,坦诚地说明了样板间加高了15公分,与实际尺寸不符。这让我想起北京很多“平地样板”采取加大尺寸,加大照明,吸引购房人的作法,而最终交房时因“货不对板”,而引起纠纷。
在广州和深圳等比较成熟的南方地区,购房人一般都要看“实景样板”,并且对装修和建筑材质仔细挑选,才会决定购买与否。这固然与其成熟的消费心态有关,还与市场少期房多现房的销售模式紧密相连。
样板间是购房人对户型样式和生活实景的直接感受,很多时候,往往会被漂亮的装修,绚丽的灯光,时尚的家具而迷失了方向,忽视了户型以外的因素。同时,“平地样板”比较独立,与邻里的关系也不能直接显现,容易“藏污纳垢”。
具体地说,如果把户型作为一个母系统来看的话,那么社区规划、区域状况、交通、配套等都应是子系统,结合在一起通盘来考虑时,才不至于被样板间的表象所迷惑。因此建议大家看完样板间后,除了要仔细衡量周边的因素外,还要尽可能地多看看现场,甚至直接爬到所购的楼层,瞻前顾后,仔细考量,选准所需要的户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