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新说(2):平民言行的规训

(2007-08-10 10:44:00)
标签:

人文/历史

孔子言说

修身养性

自我分析

分类: 文史哲的江湖(诗情文意的我们

《论语》新说:平民言行的规训

孔子一生,生逢乱世,生于动荡、死于纷争。

一生忧患,为邦国、为天下、为百姓奔走呼告,忧心仲仲。

郁郁不得志,空有救国济民之大志,但没有相遇知音,无奈只能以诲人不倦的师者授王道规训与好学者。于是为后世留下《论语》一部,遂成为后来帝王将相、平民百姓崇尚的治国金律和修身格言。

《论语》产生的时代久远,孔子的言说立足于当世,与今天的情形大有不同。因此,我们今天阅读《论语》,理解孔子的话语,要不拘泥于书本,放眼当下,感悟《论语》的关键不在于只阅读,而在于践行,在天地间做一个能担大任,在家庭行孝道,在社会为人诚实的君子,能达到此三者足已。

一、君子品德。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篇3

古语注解:“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孔子的言说:花言巧语,伪善面貌的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今人的感悟:这种人在社会很多,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便可以用花言巧语、伪善的笑容取悦他人,道德在他们眼里是达到目的的工具,与其何谈仁德?

孔子追求的是仁德在心灵中的塑造,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体认,然后践行。

圣人的规劝:谨防那些有事求助而靠近你所谓朋友,他们太善于伪装自己,而且都是急功近利,一旦目的达到,即使相逢与路途也和陌路人一般。

为何而“说”(悦)你?取悦于人的人,都是一些心怀不端的家伙。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篇4

古语注解:曾子是孔子的学生,省、自我检查,信、诚实,传、传授,习、温习或复习。

孔子的言说: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来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今人的感悟:现代心理学讲自我觉察力,就是孔子提出的自我反省,在内心检讨自己的言行,认识自己在认知、情绪、行为方面的局限性,提高自我意识及自我修养,对心理咨询师来说优为重要,一定要做到“自知自明”。如是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圣人的规劝: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自我不断进行分析,才能时时自知“我”的人生局限。现代社会往往是自我迷失,物我主宰心灵,物欲膨胀,灵性自我早已不见. (连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