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男人共舞的日子(10)

(2007-04-18 19:58:54)
分类: 文史哲的江湖(诗情文意的我们

与男人共舞的日子

1023日、星期一、晚

珠子晚上8时才来。

闲聊。

说她读研究生的事、杭清做生意,以及她想谈对象的打算。她说有个一块的研究生向她暗示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可能性,她没有答复。

珠子说烨子认为那人不行,一看就是个花心的人。烨子说你不能相信男人的信誓旦旦,特别要警惕那些热情大方、体贴入微、表面庄重的男人,别看他们外表华丽,举止文雅,这往往掩盖着他内心不可告人的目的。接近你的那个大男孩就属于花心的人。

烨子都成哲人了。

珠子一脸苦恼问我怎么办?

你得听听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我的看法是你自己拿主意。行不行要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那个人适不适合你。

珠子说家人、朋友、同学都劝我差不多的就处处,不急忙确定关系。她说谈恋爱也是件费心的事,她有点恐惧心理。

大学生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事,这也是你们人生的一部分,这个坎非过不可,你要从整个人生发展的角度看待、处理它。你们已是成人,正处于所谓择业、择偶的紧要关口,有点好奇、有点紧张,有些想尝试的心理,是十分正常的。你以平常心对待,以健康的心理处理就能把握好它。

我是不是在布道?其实我自己都没有结婚呢!指点什么人生的迷津!

杭清让我看的《爱,不能等待》,是写ED的(英文医学术语的缩写,即男性的“勃起障碍”。),往往让人会想到阳痿。但从心理层面分析,许多男性的阳痿不是生理因素所致,而因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导致。即我常说的思想的阳痿,我们的性功能被文化和生活阉割了。

爱是美丽动人的,我亦向往。到那寻觅芳草,芳草无垢吗?真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何人识芳草呢?

1028日、星期日、晚

朋友们都不在。杭清忙生意,林休出外讲课,烨子们在图书馆学外语,只有我一个无事可做。

杭清昨晚在林休家给我们诉说他的郁闷。

我曾想醉心于艺术中,通过与梵高的对话走进艺术的天堂,可进错了门;也曾想当个合格的教师,将身心交给培养太阳娇子的事业,但这差使太清苦;又想混迹于商界,在与各色人的交往中寻觅人生的辉煌,但商海险恶防不胜防。

杭清说做什么都不能平静他心中的困惑。都说人活着就得开心点,可什么是开心呢?生活中一点味儿也没有,我只想大哭。这个时代最看中什么?你们说说。要是过去我会想到信仰什么的,可现在只好闭嘴。

杭清走后,林休笑着对我说还是你对杭清揣摩的准。他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可能有时不是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是想发泄点什么?你看他一米八的个头,块头挺大,可情绪激动起来象个小孩。

让我看,他被压抑的太久了。可能心理有点问题,才能施展无望,想爱又不能。烦躁到了极点,恐怕只有那个女人暂时可以缓解他的情绪张力。

是呵,我们一个个闷闷不乐,眉头紧皱为哪般?我要分析自己的渴望、动机和行为,我们这些人为什么总在陷入自找烦恼的境地,让精神奴役身体呢?

114日、星期日

下午到怀旭宿舍,想叫他一同进城散心。怀旭不在,同宿舍的说早上他就出去了,还有一个女的。

找烨子和珠子,她们也不在。

下一步干什么?到图书馆看书?去找林休?

哪儿都不去了,回宿舍看书。

林休和康敬都问过我,你的个人问题怎么也没有着落?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我们给你张罗。

我告诉他们,我的观点明确,先上学,在成家,学习是第一要务,别的事都不着急。

“天长地久时无期,两情绵绵应有时。何事男儿仅牵挂,不忘罗网收知己。”

1110日、星期六、下午

林休约我往康敬家。

康敬的爱好已从气功、周易和对个人道德伦理困境的关切转向基督教信仰了。

他说我们要关心每个人生活中的伤心事,要帮助他们解决我怎么办的问题,关注个人的安身立命。

康老师问林休当代青年有无信仰?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乐观吗?我所接触的青年人,都表现出一种无所谓或消沉的情绪。他们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没有信仰、没有高尚的追求,学习无热情,干工作没精神,对政治失去信心,只对钱、对享受、对今天的欢乐有劲头,奉行一种实用主义,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意识,这是为什么?

林休回答这与社会转型有关,与整个社会倡导的价值取向有关,与我们的教育中的人生信仰缺失有关,当然也与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他的生存状态有关。

康老师说这个问题与宗教有无联系?

林休说你不要把属于哲学的问题往个人的伦理上扯。

康老师说这明明属于个人道德困境选择的问题,怎么与哲学有关联?

我知道康老师最近又对基督教发生兴起,钻研文化基督徒问题。其实他们俩的争论都有道理,只是论争的出发点不同。

康敬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宁静与喧嚣交融的时代,是一个天使与魔鬼混杂的时代,是一个欲火与理想同时燃烧的时代,是一个人的灵魂扭曲,对有些事见怪不怪,人被物欲和肉欲诱惑的时代。

林休从座位上站起来在房间中来回走动,这是他激动时常有动作。他走到康老师跟前,手比划着与康老师争论。我同意你的说法,可是我们不能老是指责、议论,而要如何办。你、我都是老师,也是他们的学长,要积极引导他们。

康老师一手扶着眼睛框一手拍拍林休,你也别激动。现在的学生不象1980年代以前的了,他们接触面广、信息多,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引导他们?很费神。

圣诞节快到了,那天你们来我这里。

康老师已经走向上帝,不知参加洗礼没有?这次思想的变化不象是以往。他夫人已经信教,成为基督教徒。他的桌子、书架大多是基督教方面的书、磁带。我们知道,康老师学的现代化学,接受过科学主义的洗礼,不会信仰十字架吧?

他夫人家全是基督徒,他有个中学同学现在基督教教堂担任神甫一职,他们叫牧师。(连载,每周至少一篇。小说已经基本写就,但有些章节需要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