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娲皇宫祭女娲

(2012-02-06 08:44:00)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娲皇宫祭女娲

娲皇宫祭女娲

娲皇宫祭女娲

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原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离宫。它位于河北涉县西北的唐王峧山上,相传是“女娲炼五彩石补天”之处,这里群山叠翠,流水环绕,风景秀丽。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

唐王峧山系太行山系,它的海拔并不高,更何况娲皇宫修建在半山腰,倒是绕行的十八盘的山路很崎岖难行。我几次造访过娲皇宫,但并不是来刻意祭拜这位人类始祖的,只是在游览之余才拜拜女娲娘娘。汉白玉女娲雕像就坐落在广场上,高大而又慈祥的女娲俯瞰着有她创造的世界,拾阶而上,便可触摸到娘娘的神灵。站在女娲娘娘的塑像前,点燃三支粗大的香,慢慢举过头顶,拜了三拜,而后把香插在香炉里。

《淮南子·览冥训》、《路志》、《独异志》等典籍记载,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送子继嗣,“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女娲,风姓,生于今甘肃秦安,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是我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作为每一个华人,没有不崇敬她的,她的神话故事,她的历史传奇,无不让我们感动。

各地的娲皇宫很多,但河北涉县的娲皇宫尤为壮观,它不仅选地独特,而且建筑风格清新别致,规模宏大。河北涉县娲皇宫始建于北齐,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初为北齐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据碑文记载,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当初规模很小,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高洋信奉佛教,逐渐在这里较大规模地修建了娲皇宫,并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

娲皇宫是最后最高的一组主要建筑,于凤凰山崖险峻陡峭之处就势筑台而建,娲皇阁又称三阁楼,娲皇阁居中,左为梳妆楼、右为迎爽楼。钟鼓二楼南北对峙,还有六角亭、灵官阁和题有“娲皇古迹”的牌坊等,各选其位,呈点缀之态,全部建筑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娲皇阁坐东面西,为娲皇宫主体建筑,古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之称,它悬空而立,为歇山斗拱硫璃瓦顶。

娲皇阁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以条石拱券为基,上建三层楼阁,分别名之为“清虚”、“造化”与“补天”。各层均三面设廊,背倚悬崖,用铁索将阁与崖壁所凿八个“拴马鼻”相系,若游客盈楼,铁索即伸展,绷如弓弦,楼体前倾,因而又被称作“吊庙”、“活楼”。 娲皇阁它嵌于绝壁,雕梁画栋,构思奇巧,为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杰作,不能不让后人惊叹。

一千多年来,娲皇宫历经数代,屡遭焚毁,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娲皇阁一是明清建筑了。每走进一个石窟,都能感觉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依山而凿的石窟,依山而雕刻的佛像,石窟大小不一,佛像神态各异。我不是佛教徒,但我还算信仰佛教,拜拜石像,求个平安,至于管用不管用,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信则有,不信则无”吗。

大山里的核桃,大山里的柿饼,大山里的酸枣,大山里的清新宁静无不让我挂念。我每一次到访都有一个不同的感觉,每一次到访都能感觉的到女娲娘娘的和蔼和慈祥,每一次到访都能感觉到娲皇阁雄伟和壮观。每每站在娲皇阁上,心旷神怡的我,俯视群山,云雾缭绕、重峦叠嶂、巍峨的太行山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这不能不让我有感而发。

 娲皇宫祭女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朝阳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