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沟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

在我们这一带,豫剧做为一个北方最大地方剧种,使大家所喜闻乐见的。豫剧电影《朝阳沟》更是以它优美的旋律,委婉的唱腔,生动而又感人的故事,名扬大江南北。让也更多的人认识了豫剧,更多的人认识了“朝阳沟”。
其实,“朝阳沟”在河北、河南有两处。河北省武安西南的“朝阳沟”原名“列江”村,是剧作家、《朝阳沟》作者杨兰春的家乡,在《朝阳沟》红遍大江南北后,更名“朝阳沟”的。电影里的很多原型人物都出自这里。河南的“朝阳沟”是剧作家、《朝阳沟》作者杨兰春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经常去的地方,电影《朝阳沟》里的很多原型人物和唱词中唱的很多地方,跟这里的东西很相似。于是争夺文化遗产、强占旅游文化成了两地“朝阳沟”争执“地名”的焦点。其实各有很多当地的文化参合进去,本来创作就是来源于生活嘛。而对旅游者来说,“朝阳沟”在那里,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感人致深、刻人心髓的感人故事吸引人。
今年十一假期,携妻儿和朋友乘车赴河北武安“朝阳沟”,去领略“好山、好水、好地方:人勤、人诚 、人奋进”的“朝阳沟”景象。
从邯郸行程百余公里,一路打听,翻山越岭前往“朝阳沟”。沿路上,柿子树、苹果、核桃树,已经仅剩下树叶了。黄的、红的、绿的、柿子、苹果、核桃压满枝头的景象已经没有了。只能看到的是山民们在一块块山地上收割玉米、谷子。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在太行深山的腹地,我们终于看到了“朝阳沟”。跨过那小桥,是三开门的汉白玉门坊,首先映入人们的眼帘是中间三个鲜红的大字“朝阳沟”。购过门票,汽车沿着细小而又平整的街道,继续向山内驶去。烟街上,山民们各自在各自的家门口忙碌着,对进山参观的人没有一点理会的意思,也许习惯了门庭若市样子。
当汽车在停车场停下,人们开始徒步往山上走,这时,惯如人们耳朵的是电影豫剧《朝阳沟》的美妙旋律。“老嫂子,你坐下,偿偿山沟的大西瓜……”走过流水的小桥,走过一段弯曲的山路,便是栓保和银环的故居了。一个石砌的四合院,房间内几件旧式的家具,这就是主人公栓保和银环在世时用过的了。几张黑白的电影《朝阳沟》剧照,挂在东西两个厢房里。东厢房,冲门的桌子上放着主人公栓保和银环的青年时的照片,但照片已经显的很陈旧了。但宁静的小院显的特别祥和,对衬着门外的溪流、周围绿意葱葱的果树,有一种世外桃园的感觉。难怪一个城里的女学生能到这山沟里来,我想除了和栓保的真挚的爱情以外,恐怕这里的山山水水也是吸引她的一个理由吧。是啊,一个城市里的学生,能为了爱,为了山区建设,不要城市的安逸生活嫁到这“穷山僻壤”来,真的是难得啊,恐怕现在都找不到第二人啊。
沿着石板路,拾阶而上,周围绿意葱葱、泉水丁冬、鸟语花香。深深吸一口气,顿觉沁人心脾,难怪银环回城的时候唱到的那样。“我走一步,腿两步,我不如不走。”朝阳沟,让我都留恋忘返了,我想真的有机会,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让山风洗刷一下心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