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驮载着石碑的赑屃

(2012-01-13 14:51:09)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驮载着石碑的赑屃

喜欢背着行囊旅行,每一次外出,都能看到赑屃驮着沉重的石碑,爬在那里,展示着别人的丰功伟绩。每一次我都会放慢脚步,轻轻地靠近它们,用深情的双手去触摸它们,从头上到背,用怀着无限深情的手去触摸它们。我不是图它能为我带来多大福气,我是在触摸历史,触摸历史的沧桑。我并关心碑上人的功绩多大,而是我在感谢赑屃辛劳,要不是它们,恐怕这些石碑将不知会散落在什么地方了。

至于赑屃,民间有着众多的传说,传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各型,各有神通。所谓“龙生九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生九子。赑屃,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赑屃,它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很多人不认识它,多数人错把它为龟,这可让赑屃委屈了。

明·杨慎《升庵集》说道:“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纽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蚆夏,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镮;八曰金猊,形似狮,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铺首”。

赑屃它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其背亦负以重物,在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属灵禽祥兽。赑屃由最初的龟状,演变为龙头龟状,这也是民间流传很广的玄武形象。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赑屃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著,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

传说赑屃在上古时代常驮著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巨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迹,叫赑屃驮著,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介部》中也曾提到:“赑屃者,有力貌,今碑趺象之”。

有关赑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龙与龟图腾的直接结合;二是北方玄武神的变体。龙龟说,赑屃的形成是以龟图腾为主,龙图腾为辅的一个复合衍生族徽,是一个氏族的象征。玄武说,《后汉书。王梁传》:“玄武,北方之神”。孔颖疏:“玄武,龟也”。 玄武是龟与蛇的联合体,是古代颛顼族的族徽。

传说赑屃很有灵性,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而且祛病消灾,人们都很喜欢它。有关赑屃驮自己的功名碑只是一种美丽的传说了,但第一块赑屃驮别人的功名碑也不知道去向了,凡几千前过去了,王陵、庙宇,皆是赑屃驮尽刻写着别人的功名碑。我赞扬赑屃,不仅仅是因为它负重,更多的是它们任劳任怨。它们卸下自己的功名碑,却背负起别人的功名碑,这一背就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它们把爪深深扎根里泥土里,一动不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任凭风吹雨打。我喜欢赑屃,是喜欢它的负重精神,它不图功名,默默无闻地承受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都是同一个姿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断桥何曾断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