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美食(五章)/齊鳳池
(2015-01-25 16:41:03)
标签:
美食饮食随笔 |
分类: 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 |
成都美食(五章)/齊鳳池
2015-01-25
齊鳳池
◆品味夫妻肺片
成都的小吃有上千種,最有名的要屬成都的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究竟是什麼食材,朋友也沒解釋,我心裡一點概念也沒有。
到了快吃晚飯的時候,娟帶我到街上買夫妻肺片。我們來到一家買熟食的店前。店前的玻璃窗前已經排了很多人,娟在排隊的時候,我從門口進去,到店裡的玻璃櫃前看了看,一個個不銹鋼盤子裡鹵好的雞翅、雞腿、雞脖、鴨蹼、鴨頭明光油亮。操作間有一個師傅在給約好的涼菜配料。櫃下放著一個大桶和十幾個小罐。他先從大桶舀一勺鮮紅的湯汁,然後再從每個小罐裡舀一勺,用戴著塑膠手套的手拌均勻後,再遞到窗口的師傅那裡。窗口的師傅再往裡放上香蔥、芝麻、香油等精細小料。然後系上口遞給顧客。
娟在買夫妻肺片的時候,我湊到窗前,一看,才知道,原來夫妻肺片就是牛肚。不過牛肚切得非常均勻,有一寸寬四寸長,切得非常薄。師傅約好後,送到後面配料的師傅那裡,師傅從每個罐裡舀上湯料,用手拌勻,再遞到窗口約菜的師傅。窗口的師傅再往裡撒上一把香蔥,一小勺芝麻,系好塑膠袋遞出窗口。
回到家裡,娟把夫妻肺片倒在一個大盤子裡,鮮紅的料汁把肺片都浸紅了。
我夾出一條放在嘴慢慢咀嚼,細細品味,一股特殊的味道在口中膨脹開來,那股香辣麻帶著濃濃的香蔥味道,就像從口腔內炸響了一樣。這種別具風味的味道,迅速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向體內所有的部位擴散,首先是口腔裡的感覺,然後是鼻子尖上的汗水,最後是胃裡暖洋洋的舒服。
我用夫妻肺片下酒,感覺辣度還不夠,我洗了一把碧綠的二荊條辣椒,就著辣椒喝酒更有風格。因為夫妻肺片加上香蔥、碧綠的二荊條辣椒和新鮮蔬菜搭配,更有特色。
娟說:你還不閑辣呀,我說,再來點刺激,使夫妻肺片更有味道。夫妻肺片對於喝酒的人來說,絕對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在成都品火鍋
趙姐說,成都的火鍋不次於重慶的火鍋,到了成都要是不嘗嘗,就失去了來成都的意義了。
從九寨溝回來,到了成都的賓館,洗完澡,四川的幾個朋友約我去吃成都的火鍋。我想,這幾天去九寨溝一天也沒吃好,二又累又乏。吃頓火鍋可以補補身子。
於是,我下樓去了和幾個朋友去了成都有名的壩壩筵火鍋城。
火鍋城還不到吃晚飯的時間,但樓下大廳已經坐了好桌光著膀子吃火鍋的酒客了。我和朋友找了一個離空調近的桌坐下,服務員遞過菜譜,東尼叫我想吃什麼點什麼,我點了一盤鴿子,一盤牛蛙,一盤魚片,一盤百葉,一盤羊肉和幾種蔬菜。服務員問我,要最辣的還是中辣的,東尼說中辣的吧。
一會兒,一盆鮮紅的牛油麻辣湯就端了上來。煤氣灶點著後,工夫不大,湯就滾開了。東尼把我點的東西放進滾開的鍋裡,煮了一會兒,她開始給我往碗裡夾。我要了一小瓶瀘州老窖,東尼喝啤酒陪我。
我把東尼給我撈出來的鴿肉,牛蛙,百葉一個個嘗了一下,結果都是麻辣。但細品那種麻辣的味道裡包含著許多特殊的味道。這種味道是北方火鍋不能比擬的。湯裡的辣椒是圓形的和珍珠番茄大小差不多。柴紅的花椒就是茂縣生長的大紅袍。當然裡面還有更多的內涵,只能慢慢咀嚼。
東尼不時舉杯與我碰杯。我坐在成都有名的壩壩筵火鍋城有詩人陪著飲酒,那種幸福的滋味,比火鍋的味道濃多了。東尼問我怕不怕辣,我說不怕。因為在北方,我屬於最能吃辣椒的人,我頓頓飯離不開辣椒。
在壩壩筵吃火鍋,剛開始沒感覺有多麼辣,後來,越吃越覺得辣了。也許是胃裡辣素飽和了。再吃一點就更辣了。這時我已經感覺連空氣都是辣的了。因為我呼吸進的熱氣辣氣辣著嗓子了。最後,我的嗓子都沙啞了。我喝了幾口啤酒,才緩解了一下辣的刺激。
這時,我的鬢角,後背早就濕透了。汗水像小溪從後背往下爬。但在幾個女人面前,我不能脫掉背心,那樣有點不雅。我只能沐浴火鍋城的汗水裡了。
吃了火鍋,東尼給我要了一碗香蔥雞蛋炒飯。我感覺這飯也很不錯。東尼說:香蔥蛋炒飯也是成都有名的一道小吃。
從火鍋城出來,我的嘴唇一直火辣辣的,嘴裡面的皮辣掉了一層。
◆西壩豆腐
趙姐對我說,到了樂山必須要吃西壩豆腐,如果不吃,等於沒到樂山。
樂山的西壩豆腐和成都的夫妻肺片一樣有名,但究竟有多好吃,是啥滋味,我一點感覺也沒有。
早晨到樂山的時候,樂山的朋友首先陪我到了青衣江邊品嘗了樂山的名仙芝竹茶。
快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他帶我吃樂山的西壩豆腐。
我們進了一家正宗的西壩豆腐館。他說,整個樂山市有幾百家西壩豆腐館,正宗的就是這家。
西壩豆腐館是二層小樓,面對青衣江,坐在樓上就能遙看到前面的大佛了。而江面上的輪船就跟從身邊駛過一樣。室內全是竹制的椅子,裝修也是竹子材料的,因此,顯得很古典,很文化。竹簾挑著,江上的風一陣陣吹進小樓,感覺很涼爽,很清新。坐在這裡,不用吃,就是喝一杯茶,也是一種享受。
他點了西壩豆腐,麻辣豆腐,糖醋三江魚和排骨海帶湯。他給我要了一小瓶瀘州老窖。他說:中午少喝點,要麼上不了山,看不了樂山大佛了。要想喝,晚上我陪你。我只好客隨主便了。
一會兒菜就上來了,首先是西壩豆腐,然後是麻辣豆腐和湯。我一看西壩豆腐,就驚呆了,好大的盤子,直徑一尺,深四寸的白瓷盤,盛著八成的菜,量非常大。不用吃別的菜,兩個人吃這盤西壩豆腐就能吃飽了。
我先品嘗了一口豆腐,雪白的豆腐光滑細膩,特別嫩,比牛奶糕還嫩。那種細膩勁,比日本豆腐還嫩。
豆腐裡還有淡黃的雞蛋羹,豬肚,豬心和乳白的鮮竹筍。這種菜吃起來清淡爽口。既有豆腐的味道,又有雞蛋鮮味,還有豬的內臟味。這幾種味道調製在一起就構成了西壩豆腐獨特的味道了。
我和他面對青衣江談著西壩豆腐,品嘗著西壩豆腐,遙望著對面的千年大佛,我的心態似乎平靜許多。
也許是吃了清淡細膩乳白滑嫩的西壩豆腐的反映吧。
◆成都醬肉
張醫生是個職業女性,她不但有高薪收入,寬敞明亮的住房,她穿的、用的、吃的、都是有品牌。她美麗,漂亮,有氣質,有內涵,就連走路都帶出一股高貴的氣質。她行走的速度很快,而且每一步都有彈力,就像郭晶晶走三米板,彈力極大。
她在一家醫院當主任,也許是職業養成的習慣,使她形成一套專業用語,她對任何人都像是對待病人或是病人家屬一樣。她的語言是單一的,沒有虛詞,沒有廣意的詞性。完全就是拉丁文處方。
有一次,我去她家吃飯,她從冰箱裡拿出一條醬肉,在高壓鍋裡蒸好後,她切成薄薄的片端上來,我夾了一片,放進嘴裡細細咀嚼,那味道簡直太美了。那紫紅的皮,嚼起來有點硬,皮下面的肉有點暗紅,但很嫩,嚼一嚼直流油,但香而不膩。品嘗了醬肉,我重新審視了她的性格,其實,她是一個很懂生活,也很會生活的女人。
我記得,前南斯拉夫電影《橋》裡有這樣一個情節,考斯在給人看手相時候說:女人的手還是不要看了吧,因為女人的心,我總是琢磨不透。對於張醫生我也是始終琢磨不透的。
我在細品她做的醬肉時,就好像品味她的性格,醬肉的皮,有點兒硬,但裡邊的肉是細膩嫩溜兒的,就像她的性格。
吃飯時我問她醬肉的做法,她冰冷的回答,反正不能像你寫詩那樣,得像過日子一樣。她的話似乎有點挑逗和的味道。她喝了一杯紅酒後自語道:買二斤豬肋板兒肉,洗淨後,放在盆裡,放上醬油、麵醬、白糖、蔥、薑、花椒、鹽、味精、料酒、浸泡一星期,然後風乾,吃的時候用高壓鍋一蒸就行。她說的言簡意賅,沒有一句廢話。
聽劉琦大姐說:張醫生是很會做菜的,以前,每年過節我們同學都到她家,她做一桌子好菜招待我們。由於家庭問題,她什麼也不願做了。每天就吃醫院食堂沒滋少味的飯菜,吃,對於她來說完全是為了填飽肚子,根本不講什麼滋味。
劉琦大姐說到這裡,我下意識的看了張醫生一眼,在她抬頭的瞬間,我發現她臉上的皺紋抽動一下,在她低頭的時候,我發現她的眼睛是晶瑩的。隨後,她迅速站起身進了洗手間。
◆麻辣燙
到樂山吃了川味麻辣燙,才感覺樂山的麻辣燙才是正宗的。
我到樂山之後,小桃帶我去了小吃一條街。
幾百米長的小吃街,一家挨一家全是麻辣燙館。我們選了一家人比較少的麻辣燙館。在靠近門口的一條桌子旁坐下。
桌子不高,有二尺高,椅子有一尺高,桌子中央有一個圓洞,下面是一個煤氣灶。我們坐下之後,小姐馬上端來一個一尺高,一尺深的不銹鋼盆。盆裡是鮮紅的麻辣油。小姐把盆坐好後,點燃了煤氣灶。時間不長,鮮紅的麻辣油就翻開了。冒出的熱氣噴香噴香的。我坐在桌旁等待的時候,小桃雙手搯著一捆竹箋來了。她把竹箋全部放進翻開的盆裡。煮了時間不長,她開始給我遞已經煮熟的麻辣串了。
那些竹箋上串的有雞肝,雞心,雞腰,還有羊肉,羊下水和各種蔬菜。我將竹箋上串的雞雜和羊下水脫下來,放在調好的小料盤裡,沾著小料吃。小桃問我:味道怎麼樣,我連連說,好,好!味道正。這次她要了兩瓶啤酒,給我要了兩瓶半斤的瀘州老窖。她說:晚上沒事,我陪你喝足了。
我們坐在鄰街的麻辣燙小酒館,我蘸著有麻醬、香蔥、韭菜花等小料,吃著麻辣串,喝著小酒,小桃頻頻舉杯。
我們邊吃邊喝。小桃給我講了樂山很多有名的小吃,其中有西壩豆腐,麻辣兔丁,祝家雞等等。
在我們喝酒時,她說出許多很有詩味道的語言。
比如:
薄薄的嘴唇被麻辣燙的顏色,
像塗上一層淡淡的口紅。
那些被竹箋串在一起的雞的內臟,
我的嘴唇和舌頭
隱隱約約感到了雞的心臟在跳動等等。
我真沒有想到,吃著麻辣燙喝著啤酒的小桃,竟能出口成詩。可見麻辣燙的潛在功效有多麼大呀!
我吃了麻辣燙喝了酒,詩歌是寫不出來了,我已經完全陶醉在樂山麻辣燙的味道裡和小桃詩歌意境中了。
2015-01-25
齊鳳池
◆品味夫妻肺片
成都的小吃有上千種,最有名的要屬成都的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究竟是什麼食材,朋友也沒解釋,我心裡一點概念也沒有。
到了快吃晚飯的時候,娟帶我到街上買夫妻肺片。我們來到一家買熟食的店前。店前的玻璃窗前已經排了很多人,娟在排隊的時候,我從門口進去,到店裡的玻璃櫃前看了看,一個個不銹鋼盤子裡鹵好的雞翅、雞腿、雞脖、鴨蹼、鴨頭明光油亮。操作間有一個師傅在給約好的涼菜配料。櫃下放著一個大桶和十幾個小罐。他先從大桶舀一勺鮮紅的湯汁,然後再從每個小罐裡舀一勺,用戴著塑膠手套的手拌均勻後,再遞到窗口的師傅那裡。窗口的師傅再往裡放上香蔥、芝麻、香油等精細小料。然後系上口遞給顧客。
娟在買夫妻肺片的時候,我湊到窗前,一看,才知道,原來夫妻肺片就是牛肚。不過牛肚切得非常均勻,有一寸寬四寸長,切得非常薄。師傅約好後,送到後面配料的師傅那裡,師傅從每個罐裡舀上湯料,用手拌勻,再遞到窗口約菜的師傅。窗口的師傅再往裡撒上一把香蔥,一小勺芝麻,系好塑膠袋遞出窗口。
回到家裡,娟把夫妻肺片倒在一個大盤子裡,鮮紅的料汁把肺片都浸紅了。
我夾出一條放在嘴慢慢咀嚼,細細品味,一股特殊的味道在口中膨脹開來,那股香辣麻帶著濃濃的香蔥味道,就像從口腔內炸響了一樣。這種別具風味的味道,迅速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向體內所有的部位擴散,首先是口腔裡的感覺,然後是鼻子尖上的汗水,最後是胃裡暖洋洋的舒服。
我用夫妻肺片下酒,感覺辣度還不夠,我洗了一把碧綠的二荊條辣椒,就著辣椒喝酒更有風格。因為夫妻肺片加上香蔥、碧綠的二荊條辣椒和新鮮蔬菜搭配,更有特色。
娟說:你還不閑辣呀,我說,再來點刺激,使夫妻肺片更有味道。夫妻肺片對於喝酒的人來說,絕對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在成都品火鍋
趙姐說,成都的火鍋不次於重慶的火鍋,到了成都要是不嘗嘗,就失去了來成都的意義了。
從九寨溝回來,到了成都的賓館,洗完澡,四川的幾個朋友約我去吃成都的火鍋。我想,這幾天去九寨溝一天也沒吃好,二又累又乏。吃頓火鍋可以補補身子。
於是,我下樓去了和幾個朋友去了成都有名的壩壩筵火鍋城。
火鍋城還不到吃晚飯的時間,但樓下大廳已經坐了好桌光著膀子吃火鍋的酒客了。我和朋友找了一個離空調近的桌坐下,服務員遞過菜譜,東尼叫我想吃什麼點什麼,我點了一盤鴿子,一盤牛蛙,一盤魚片,一盤百葉,一盤羊肉和幾種蔬菜。服務員問我,要最辣的還是中辣的,東尼說中辣的吧。
一會兒,一盆鮮紅的牛油麻辣湯就端了上來。煤氣灶點著後,工夫不大,湯就滾開了。東尼把我點的東西放進滾開的鍋裡,煮了一會兒,她開始給我往碗裡夾。我要了一小瓶瀘州老窖,東尼喝啤酒陪我。
我把東尼給我撈出來的鴿肉,牛蛙,百葉一個個嘗了一下,結果都是麻辣。但細品那種麻辣的味道裡包含著許多特殊的味道。這種味道是北方火鍋不能比擬的。湯裡的辣椒是圓形的和珍珠番茄大小差不多。柴紅的花椒就是茂縣生長的大紅袍。當然裡面還有更多的內涵,只能慢慢咀嚼。
東尼不時舉杯與我碰杯。我坐在成都有名的壩壩筵火鍋城有詩人陪著飲酒,那種幸福的滋味,比火鍋的味道濃多了。東尼問我怕不怕辣,我說不怕。因為在北方,我屬於最能吃辣椒的人,我頓頓飯離不開辣椒。
在壩壩筵吃火鍋,剛開始沒感覺有多麼辣,後來,越吃越覺得辣了。也許是胃裡辣素飽和了。再吃一點就更辣了。這時我已經感覺連空氣都是辣的了。因為我呼吸進的熱氣辣氣辣著嗓子了。最後,我的嗓子都沙啞了。我喝了幾口啤酒,才緩解了一下辣的刺激。
這時,我的鬢角,後背早就濕透了。汗水像小溪從後背往下爬。但在幾個女人面前,我不能脫掉背心,那樣有點不雅。我只能沐浴火鍋城的汗水裡了。
吃了火鍋,東尼給我要了一碗香蔥雞蛋炒飯。我感覺這飯也很不錯。東尼說:香蔥蛋炒飯也是成都有名的一道小吃。
從火鍋城出來,我的嘴唇一直火辣辣的,嘴裡面的皮辣掉了一層。
◆西壩豆腐
趙姐對我說,到了樂山必須要吃西壩豆腐,如果不吃,等於沒到樂山。
樂山的西壩豆腐和成都的夫妻肺片一樣有名,但究竟有多好吃,是啥滋味,我一點感覺也沒有。
早晨到樂山的時候,樂山的朋友首先陪我到了青衣江邊品嘗了樂山的名仙芝竹茶。
快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他帶我吃樂山的西壩豆腐。
我們進了一家正宗的西壩豆腐館。他說,整個樂山市有幾百家西壩豆腐館,正宗的就是這家。
西壩豆腐館是二層小樓,面對青衣江,坐在樓上就能遙看到前面的大佛了。而江面上的輪船就跟從身邊駛過一樣。室內全是竹制的椅子,裝修也是竹子材料的,因此,顯得很古典,很文化。竹簾挑著,江上的風一陣陣吹進小樓,感覺很涼爽,很清新。坐在這裡,不用吃,就是喝一杯茶,也是一種享受。
他點了西壩豆腐,麻辣豆腐,糖醋三江魚和排骨海帶湯。他給我要了一小瓶瀘州老窖。他說:中午少喝點,要麼上不了山,看不了樂山大佛了。要想喝,晚上我陪你。我只好客隨主便了。
一會兒菜就上來了,首先是西壩豆腐,然後是麻辣豆腐和湯。我一看西壩豆腐,就驚呆了,好大的盤子,直徑一尺,深四寸的白瓷盤,盛著八成的菜,量非常大。不用吃別的菜,兩個人吃這盤西壩豆腐就能吃飽了。
我先品嘗了一口豆腐,雪白的豆腐光滑細膩,特別嫩,比牛奶糕還嫩。那種細膩勁,比日本豆腐還嫩。
豆腐裡還有淡黃的雞蛋羹,豬肚,豬心和乳白的鮮竹筍。這種菜吃起來清淡爽口。既有豆腐的味道,又有雞蛋鮮味,還有豬的內臟味。這幾種味道調製在一起就構成了西壩豆腐獨特的味道了。
我和他面對青衣江談著西壩豆腐,品嘗著西壩豆腐,遙望著對面的千年大佛,我的心態似乎平靜許多。
也許是吃了清淡細膩乳白滑嫩的西壩豆腐的反映吧。
◆成都醬肉
張醫生是個職業女性,她不但有高薪收入,寬敞明亮的住房,她穿的、用的、吃的、都是有品牌。她美麗,漂亮,有氣質,有內涵,就連走路都帶出一股高貴的氣質。她行走的速度很快,而且每一步都有彈力,就像郭晶晶走三米板,彈力極大。
她在一家醫院當主任,也許是職業養成的習慣,使她形成一套專業用語,她對任何人都像是對待病人或是病人家屬一樣。她的語言是單一的,沒有虛詞,沒有廣意的詞性。完全就是拉丁文處方。
有一次,我去她家吃飯,她從冰箱裡拿出一條醬肉,在高壓鍋裡蒸好後,她切成薄薄的片端上來,我夾了一片,放進嘴裡細細咀嚼,那味道簡直太美了。那紫紅的皮,嚼起來有點硬,皮下面的肉有點暗紅,但很嫩,嚼一嚼直流油,但香而不膩。品嘗了醬肉,我重新審視了她的性格,其實,她是一個很懂生活,也很會生活的女人。
我記得,前南斯拉夫電影《橋》裡有這樣一個情節,考斯在給人看手相時候說:女人的手還是不要看了吧,因為女人的心,我總是琢磨不透。對於張醫生我也是始終琢磨不透的。
我在細品她做的醬肉時,就好像品味她的性格,醬肉的皮,有點兒硬,但裡邊的肉是細膩嫩溜兒的,就像她的性格。
吃飯時我問她醬肉的做法,她冰冷的回答,反正不能像你寫詩那樣,得像過日子一樣。她的話似乎有點挑逗和的味道。她喝了一杯紅酒後自語道:買二斤豬肋板兒肉,洗淨後,放在盆裡,放上醬油、麵醬、白糖、蔥、薑、花椒、鹽、味精、料酒、浸泡一星期,然後風乾,吃的時候用高壓鍋一蒸就行。她說的言簡意賅,沒有一句廢話。
聽劉琦大姐說:張醫生是很會做菜的,以前,每年過節我們同學都到她家,她做一桌子好菜招待我們。由於家庭問題,她什麼也不願做了。每天就吃醫院食堂沒滋少味的飯菜,吃,對於她來說完全是為了填飽肚子,根本不講什麼滋味。
劉琦大姐說到這裡,我下意識的看了張醫生一眼,在她抬頭的瞬間,我發現她臉上的皺紋抽動一下,在她低頭的時候,我發現她的眼睛是晶瑩的。隨後,她迅速站起身進了洗手間。
◆麻辣燙
到樂山吃了川味麻辣燙,才感覺樂山的麻辣燙才是正宗的。
我到樂山之後,小桃帶我去了小吃一條街。
幾百米長的小吃街,一家挨一家全是麻辣燙館。我們選了一家人比較少的麻辣燙館。在靠近門口的一條桌子旁坐下。
桌子不高,有二尺高,椅子有一尺高,桌子中央有一個圓洞,下面是一個煤氣灶。我們坐下之後,小姐馬上端來一個一尺高,一尺深的不銹鋼盆。盆裡是鮮紅的麻辣油。小姐把盆坐好後,點燃了煤氣灶。時間不長,鮮紅的麻辣油就翻開了。冒出的熱氣噴香噴香的。我坐在桌旁等待的時候,小桃雙手搯著一捆竹箋來了。她把竹箋全部放進翻開的盆裡。煮了時間不長,她開始給我遞已經煮熟的麻辣串了。
那些竹箋上串的有雞肝,雞心,雞腰,還有羊肉,羊下水和各種蔬菜。我將竹箋上串的雞雜和羊下水脫下來,放在調好的小料盤裡,沾著小料吃。小桃問我:味道怎麼樣,我連連說,好,好!味道正。這次她要了兩瓶啤酒,給我要了兩瓶半斤的瀘州老窖。她說:晚上沒事,我陪你喝足了。
我們坐在鄰街的麻辣燙小酒館,我蘸著有麻醬、香蔥、韭菜花等小料,吃著麻辣串,喝著小酒,小桃頻頻舉杯。
我們邊吃邊喝。小桃給我講了樂山很多有名的小吃,其中有西壩豆腐,麻辣兔丁,祝家雞等等。
在我們喝酒時,她說出許多很有詩味道的語言。
比如:
薄薄的嘴唇被麻辣燙的顏色,
像塗上一層淡淡的口紅。
那些被竹箋串在一起的雞的內臟,
我的嘴唇和舌頭
隱隱約約感到了雞的心臟在跳動等等。
我真沒有想到,吃著麻辣燙喝著啤酒的小桃,竟能出口成詩。可見麻辣燙的潛在功效有多麼大呀!
我吃了麻辣燙喝了酒,詩歌是寫不出來了,我已經完全陶醉在樂山麻辣燙的味道裡和小桃詩歌意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