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齐凤池
齐凤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333
  • 关注人气:1,0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2怀念作家王玄策(外一章)2012-8-4世界作协报

(2012-08-04 10:20:49)
标签:

随笔

杂谈

A2

怀念作家王玄策人物通讯 外一

齐凤池 作协文学部

  作家王玄策,是我在四平认识的文友和兄长。玄策兄长我八岁。他个子不高,身子骨瘦瘦的,一双深陷的大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他担任《关东作家》杂志的小说编辑,每天阅读大量的来稿,自己抽时间还得写东西,辛苦得很。

  我到四平的第三天晚上,在四平做律师的小孟披一身白雪到旅馆找我。齐兄,晚上没事我带你拜访四平的一个大名人,是我爱人的老师。

  小孟的妻子是个诗人,我们是在北京开会时结交的朋友。当时,这位女诗人已身孕七个多月,要不是在会上发言和领奖,小孟是绝不会叫妻子来开会的。

  一月的四平,天冷得人心寒,白天零下二十五六度,夜晚达到零下四十度。这场雪没化,下一场雪又盖上了。我和小孟顶着大雪,穿过几幢楼房,就到了玄策兄的家。

  玄策兄家住一楼底层西门,两个住室,一间是卧室,一间是书房。书房东西墙是从地到顶的书架。书架里挤满了古今中外名家的巨著。靠窗一张棕色的写字台,上面堆着书和稿子。一把籐子椅,构建出一个作家的生活天地。

  晚上我们谈论的话题,从口语诗,知识分子写作谈到新写实小说;从北岛、海子、西川谈到于坚;从米兰·昆德拉谈到卡夫卡。谈论的焦点就是一个写作的技术问题,而写什么并不重要。虽然,他不写诗,但跟我的观点基本一致。

  在谈话中,我发现玄策兄不断地用手捶胸。我问:玄策兄,身体不适,早早休息吧。

  挺长时间了,我总感觉胃不好受,酒早就不喝了,就是烟抽得太凶。玄策兄说:有空了到医院查查。

  临行前,玄策兄拉着我的手问:来四平有事?办不了了找老兄。这话让我听得心里热乎乎的。我握着玄策兄枯干冰凉的大手,久久不愿放开。

  这样吧,明天你到杂志社找我,有什么事明天我帮你去办。

  第二天早上雪停了,我踩着厚厚的积雪,去了杂志社。玄策兄早已等候我多时了。玄策兄把同室的老诗人李占学,中年诗人于耀江介绍给我,握别两位诗人,玄策兄带我去办事了。

  我到四平办的是一件擦屁股的事,这家企业五年前托欠的货款,现在已经换了六位老板,玄策兄一来,第六位老板一句话也没说,就让会计给结了帐。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听出了玄策兄的人品,知名度和在当地的影响力。

  我手里拿着死而复得的五年货款两万元,感到无比的沉重。同时,也感到了玄策兄人格的重量。

  回到唐山后,我给玄策兄家打过几次电话,家里始终没人接。后来,我给小孟打电话,才得知玄策兄在我走后,就住进了医院。被确诊晚期肺癌。

  听到这不幸的消息,我当时怔住了。小孟在电话中把详细情况都告诉了我。我心里明白,当他带我去要账时,已经病入膏肓了。想到这些,我心里更加不安,更加挂念玄策。

  给小孟打电话,我的声音是断断续续的,虽然我俩看不见,但听声音,我和小孟都已泪流满面了。

  半个月后,我又给小孟打电话,小孟说:玄策兄回家养病了,正在吃偏方,听说效果不错。但他仍然坚持写作,他希望在他死之前,长篇小说《关东女侠》能杀青。

  小他二十岁的妻子,在省报当记者,有才气,人长得也漂亮,也很善良。夫妻志同道合,相亲相爱,为了一个共同的写作目标,洒脱地生活到一起。

  他们的收入并不多,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家里除了书还是书。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只有一点点积蓄,还做了住院的押金。做手术和转院治疗的钱都没有。有人劝他向政府申请补助。他摇摇头说:算了,政府也有困难,整个东北的经济形势明摆着呢,咱哪好意思再给政府添乱哪。

  玄策兄的人品,在四平口碑很高,他的人品超过了他的才气。在玄策兄去世后的第二年,他的长篇《关东女侠》由他妻子整理出版。这部五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凝聚着他五十年的心血和汗水。这部巨著的出版,可以告慰在天国里生活的玄策兄了。

如今,玄策兄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我仍然在怀念他,有时和朋友聊天还常常谈起他的为人。我想,作为一个人,死后几十年还能够被人们记得,其实,他这一生没有白在世上走一程。玄策兄就是如此。

娇艳欲滴的金志妍

  被音乐评论家称赞为娇艳欲滴的韩国女小提琴演奏家金志妍,在2010年韩国新年音乐会上她演奏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之后,于是,她演奏的文本和光盘,以及她那娇艳欲滴的演技和表情,迅速蔓延到世界每一个喜欢音符的角落。从琴上滑落的水质音符,像雨滴一样迅速滋润并灌溉了整个世界大面积干涸的土地和需要音乐喂养的心田。在恢宏的管弦乐衬托下,娇艳欲滴的小提琴家金志妍手下的音符,从舒缓的中板开始向激昂快板的旋律移动过度,短暂的引子像铺垫的金属小路,一下扣动并抓住了人的心灵。

  身穿黑色长裙的金志妍,站在舞台上娴熟的操琴,她那乌黑蓬松像马尾一样的长发垂到腰下,她那窈窕袅娜的身姿,随着音乐的节拍微微摇动,她的表情娇艳乐曲欲滴,深深吸引着观众的眼睛和心灵。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这一首乐曲是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音乐回肠荡气,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思绪飞翔。

  萨拉萨蒂1844年生于西班牙潘普洛纳的一个贫苦家庭。5岁师时从父亲学琴,8岁首次公演,当时被音乐界视为音乐神童。

  1854年萨拉萨蒂到马德里师从赛斯学艺,并有机会为西班牙皇室演奏,这位超越音乐小孩的成熟演技,使他获赐一把名贵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并获资助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

  1856年萨拉萨蒂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法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迪·阿拉尔。仅9个月他就把音乐学院的小提琴课程全部学完并获得了一等奖。

  1857年,视听课获一等奖。1859年,又获得了和声的一等奖,这在巴黎音乐学院有史以来还从未有过的事。

  萨拉萨蒂17岁开始旅行演奏生涯,他携带一把小提琴遍布了五大洲,他的名字和小提琴声震世界乐坛,他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盛况空前的热烈欢迎。在长达40多年辉煌的演出活动中,使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演奏家,年逾60岁高龄仍技艺不衰。

  匈牙利的著名小提琴家弗莱什对萨拉萨蒂有过这样的评语:音色悦耳,委婉如歌;技巧完美,刻画尽致,代表着完全新型的小提琴演奏家。”“琴要拉得干干净净,演奏应该无拘无束,流畅而辉煌,这是萨拉萨蒂教会我们的。现代的小提琴家之所以懂得要求在技术上完美无缺,演奏中始终要拉得十分准确而不允许那怕犯一点点错误,这都是从萨拉萨蒂登上艺坛后才随之兴起的风气。……他是新式小提琴家的代表,他拉起琴来在演奏技术上灵活自如,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紧张,你一面听他演奏,只有一面叫绝的份儿。他的颤指的幅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小提琴家都大得多。他正确地将运弓当作发出理想琴声最首要的手段……,他的弓子接触琴弦总是准确地落在琴马和指板之间那个正中央的点上。

  在音乐中我能体会到吉普赛民族常年过着从不定居的流浪日子,他们世世代代在清苦中饱受歧视,在歧视中寻找属于自己快乐的生活。吉普赛民族是活泼、乐观、能歌善舞善良质朴的民族。萨拉萨蒂准确把握和运用地域的和民族的音乐素材和独特的民族音乐语境,描绘出这吉普赛人的性格特征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节奏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

  当宏大的乐曲奏响之后,小提琴奏出充满低沉忧伤的旋律。这一小部分简约而干净,只是全曲的引子。随后,小提琴的缓板又奏出新的旋律,这段旋律是一种犹豫的美丽和美丽的忧伤。演奏家在变奏和反复中做了技巧性极强的发展。金志妍用她那纤细如酥轻巧的手指奏出泛音和华丽的拨弦,充分彰显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

  在这段旋律中,庞大的管弦乐并不太明显而且显得很低沉,像是给小提琴让开宽阔的空间,因此,乐曲始终是以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题。乐曲在这段旋律上徘徊,象攀援阶梯,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这样缓慢反复演奏和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使悲伤的情愫达到极点。最后极快的快板,与前面几个乐章形成明显对比,乐曲深刻地反映出吉普赛民族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天赋。乐曲第四部分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般结束乐曲。

  娇艳欲滴的小提琴超女金志妍,在演奏这首乐曲时,她把内心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宣泄在琴弦上,使音乐效果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人们随着她的演奏仿佛游历在广袤无垠的世界,追随着吉普赛人的影子,去寻找古老的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

  在金志妍演奏的时候,我一直关注着她的面部表情,她那深邃的大眼睛一睁一闭,就像音符一闪一闪的眨动。激昂

  跳跃的弓法,像推动着人们情感的走动,她那灵巧的手指像神的缔造和指挥,在四根弦上奔跑跳跃,踩响一串串金质的音符,飞溅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人们闭着眼睛,微张着嘴,像是啜饮娇艳欲滴的音乐和甘露。

音乐嘎然停止,就像狂舞的吉普赛女郎手掐着裙角在旋转中突然停止,使人在听觉中仿佛看到或想象到形体语言艺术的再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