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豔欲滴的金志妍/齊鳳池2012--8--3
(2012-08-03 10:07:03)
标签:
杂谈 |
嬌豔欲滴的金志妍/齊鳳池
2012-08-03
齊鳳池
被音樂評論家稱讚為嬌豔欲滴的韓國女小提琴演奏家金志妍,在2010年韓國新年音樂會上她演奏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之後,於是,她演奏的文本和光碟,以及她那嬌豔欲滴的演技和表情,迅速蔓延到世界每一個喜歡音符的角落。從琴上滑落的水質音符,像雨滴一樣迅速滋潤並灌溉了整個世界大面積乾涸的土地和需要音樂餵養的心田。在恢宏的管弦樂襯托下,嬌豔欲滴的小提琴家金志妍手下的音符,從舒緩的中板開始向激昂快板的旋律移動過度,短暫的引子像鋪墊的金屬小路,一下扣動並抓住了人的心靈。
身穿黑色長裙的金志妍,站在舞臺上嫺熟的操琴,她那烏黑蓬鬆像馬尾一樣的長髮垂到腰下,她那窈窕嫋娜的身姿,隨著音樂的節拍微微搖動,她的表情嬌豔樂曲欲滴,深深吸引著觀眾的眼睛和心靈。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這一首樂曲是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薩拉薩蒂所有作品中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音樂迴腸盪氣,傷感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來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思緒飛翔。
薩拉薩蒂1844年生於西班牙潘普洛納的一個貧苦家庭。5歲師時從父親學琴,8歲首次公演,當時被音樂界視為音樂神童。
1854年薩拉薩蒂到馬德里師從賽斯學藝,並有機會為西班牙皇室演奏,這位元超越音樂小孩的成熟演技,使他獲賜一把名貴的“斯特拉迪瓦裡”琴,並獲資助到巴黎音樂學院學習。
1856年薩拉薩蒂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師從法國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迪•阿拉爾。僅9個月他就把音樂學院的小提琴課程全部學完並獲得了一等獎。
1857年,視聽課獲一等獎。1859年,又獲得了和聲的一等獎,這在巴黎音樂學院有史以來還從未有過的事。
薩拉薩蒂17歲開始旅行演奏生涯,他攜帶一把小提琴遍佈了五大洲,他的名字和小提琴聲震世界樂壇,他所到之處都受到了盛況空前的熱烈歡迎。在長達40多年輝煌的演出活動中,使他成為了國際知名的演奏家,年逾60歲高齡仍技藝不衰。
匈牙利的著名小提琴家弗萊什對薩拉薩蒂有過這樣的評語:“音色悅耳,委婉如歌;技巧完美,刻畫盡致,代表著完全新型的小提琴演奏家。”“琴要拉得乾乾淨淨,演奏應該無拘無束,流暢而輝煌,這是薩拉薩蒂教會我們的。現代的小提琴家之所以懂得要求在技術上完美無缺,演奏中始終要拉得十分準確而不允許那怕犯一點點錯誤,這都是從薩拉薩蒂登上藝壇後才隨之興起的風氣。……他是新式小提琴家的代表,他拉起琴來在演奏技術上靈活自如,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緊張,你一面聽他演奏,只有一面叫絕的份兒。他的顫指的幅度比以往任何一個小提琴家都大得多。他正確地將運弓當作發出理想琴聲最首要的手段……,他的弓子接觸琴弦總是準確地落在琴馬和指板之間那個正中央的點上。”
在音樂中我能體會到吉普賽民族常年過著從不定居的流浪日子,他們世世代代在清苦中飽受歧視,在歧視中尋找屬於自己快樂的生活。吉普賽民族是活潑、樂觀、能歌善舞善良質樸的民族。薩拉薩蒂準確把握和運用地域的和民族的音樂素材和獨特的民族音樂語境,描繪出這吉普賽人的性格特徵的幾個側面,並使小提琴的旋律節奏性與技巧性得到相當完美的結合。
當宏大的樂曲奏響之後,小提琴奏出充滿低沉憂傷的旋律。這一小部分簡約而乾淨,只是全曲的引子。隨後,小提琴的緩板又奏出新的旋律,這段旋律是一種猶豫的美麗和美麗的憂傷。演奏家在變奏和反復中做了技巧性極強的發展。金志妍用她那纖細如酥輕巧的手指奏出泛音和華麗的撥弦,充分彰顯出這一主題的豐富內涵。
在這段旋律中,龐大的管弦樂並不太明顯而且顯得很低沉,像是給小提琴讓開寬闊的空間,因此,樂曲始終是以小提琴的輕柔旋律為主題。樂曲在這段旋律上徘徊,象攀援階梯,從高到低再從低到高,這樣緩慢反復演奏和充滿感傷情調的旋律,使悲傷的情愫達到極點。最後極快的快板,與前面幾個樂章形成明顯對比,樂曲深刻地反映出吉普賽民族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天賦。樂曲第四部分逐漸朝氣蓬勃地趨於高潮,最後像閃電般結束樂曲。
嬌豔欲滴的小提琴超女金志妍,在演奏這首樂曲時,她把內心的情感淋漓盡致地宣洩在琴弦上,使音樂效果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人們隨著她的演奏仿佛遊歷在廣袤無垠的世界,追隨著吉普賽人的影子,去尋找古老的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
在金志妍演奏的時候,我一直關注著她的面部表情,她那深邃的大眼睛一睜一閉,就像音符一閃一閃的眨動。激昂
跳躍的弓法,像推動著人們情感的走動,她那靈巧的手指像神的締造和指揮,在四根弦上奔跑跳躍,踩響一串串金質的音符,飛濺在金碧輝煌的音樂大廳。人們閉著眼睛,微張著嘴,像是啜飲嬌豔欲滴的音樂和甘露。
音樂嘎然停止,就像狂舞的吉普賽女郎手掐著裙角在旋轉中突然停止,使人在聽覺中仿佛看到或想像到形體語言藝術的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