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钢琴圣女哈斯基尔(音乐扎记)文/齐凤池

(2012-08-02 20:43:07)
标签:

音乐随笔

分类: 音乐随笔
钢琴圣女哈斯基尔(音乐扎记)文/齐凤池
更新时间:2012-8-2 8:33:57    浏览次数:4
http://www.zgxyxw.cn/z/g/zgxyxw/apicture/2548768.jpg我都知道世界上有两个女钢琴家都叫克拉拉。一个是德国音乐大师舒曼的妻子,克拉拉.维克。另一位是被称为“钢琴圣女”的罗马尼亚的克拉拉.哈丝基尔。克拉拉.维克生于1819年,而克拉拉.哈丝基尔生于1895年。
  克拉拉.维克去世一年后,克拉拉.哈丝基尔才出生。虽然她俩相差七十多岁,但她俩都是世界著名的女钢琴家。克拉拉·哈斯基尔出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从小她就表露出卓越的音乐天赋,她六岁开始学钢琴,七岁随理查罗伯特学小提琴。十岁的哈丝基尔在巴黎举行了首次独奏会,并在翌年被当时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的作曲家福列接收进该校学习。
  1907年又进入科尔托开设的大师班,科尔托非常欣赏哈丝基尔的艺术天赋,并准备了大量曲目供她练习,不料哈丝基尔只用了短短的几个月便全部弹好了。
  1910年,十五岁的哈丝基尔离开巴黎音乐学院,开始以职业钢琴家身份在法国、罗马尼亚、意大利与瑞士等地进行巡回演出。
  布索尼、帕德列夫斯基等当时琴坛的名流对她也大为赞赏。正当花样年华的哈丝基尔春风得意之时,上帝故意捉弄了她,使她患了难以治疗的硬化疾,在病魔缠绕的四年里,她只能卧床休息不能弹琴。直到1921年上帝才松开了怜悯之手。她的病体刚刚恢复后就公开了演出。但孱弱的身体已令她难以驾驭那些需要消耗大量体能的作品,她只能一点点恢复体力从柔曼舒缓的莫扎特曲目上逐渐恢复灵性的手指,并向室内乐方向发展,当时著名小提琴家乔治•埃内斯库、伊萨依和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都曾是她的好搭档。四十年代初期,哈丝基尔又患了脑瘤需要动手术,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了整个欧洲,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位脑科专家又身陷德军占领区,有人冒险带医生偷渡到马赛,成功的为她施行手术,使她再一次从死亡边缘走了出来。
  战后的哈丝基尔,揣着瑞士护照到世界各地演出,这时,她才逐渐建立自己的名声,她的琴艺也终于得到普遍的赏识了,但“慢性脊髓炎”又缠上了她。
  一次又一次的病魔缠身一次次的病痛侵袭,使哈丝基尔的健康受到了重大的伤害。坎坷的命运没有使哈斯基尔沉沦,反让她的音乐更充满了神秘的活力,使她在诠释莫扎特的音乐时,将其中的童真表现得更透彻,仿佛让听众触摸到莫扎特的灵魂。罗马尼亚钢琴家、作曲家迪努·李帕蒂曾这样赞誉她是“最似莫扎特的莫扎特演奏家”了。然而,哈丝基尔的演奏风格没有撼人心肺的力度,也没有一泻千里的激情,更没有火花四溅的技巧。她的魅力就在于她俯首弹琴的自然、一尘不染的纯净、婀娜多姿的妩媚。哈丝基尔的演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清澄明澈的基调,如历尽苦厄的顿悟、雨后初晴的明媚。既显得深沉厚重,又体现了一种更有深度的沉思。
  哈丝基尔指下的莫扎特协奏曲,格调高贵端庄,有一种远离尘嚣的脱俗,晴雪满江的清奇。而弹奏奏鸣曲和变奏曲时同样是工整中不失灵气。作为一个女性钢琴家,况且多病体弱,哈丝基尔深知自已绝无可能与力量型的男性钢琴家相提并论和抗衡。因此,她除了在曲目上尽量避免那些太过消耗体力的作品外,在审美取向上更偏重于细腻柔美的婉约型。
  哈丝基尔却能将它们弹得清秀温婉而不失雄健。这就是哈丝基尔的魅力,就像中国古代的西施一样,有一种内在的美和病态的美。
  对于克拉拉.哈丝基尔我了解的很少,中国的听众也是如此,因为她留下的录音很少,尽管很少,但都是音乐精品。
  其实作为一位钢琴大师,一生中她的作品不在多少,只要人们能记住一部就足矣。就像中国的《梁祝》一样。
  尽管克拉拉.哈丝基尔一生被疾病困扰折磨,但是神圣的音乐是她一生中最好的医生。她一直被灵性的音符抚摸,音乐减轻了她的痛苦,音乐使她的生命一次次的从死亡的边缘复活和再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