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画:我最近的一组小画

(2015-01-26 10:23:17)
标签:

文化

最近画的一组小画。

《一人食》

 

http://mmbiz.qpic.cn/mmbiz/1pribmkRoeAbMoAibwmg9gOGPOPmjB1fyaVQcIZoN5oTiboQhFC05Ds2JAu9avyqK0L1JcsMj0VsAxn4NeMCKquibw/640?tp=webp

 下班晚。到家时,家人一般都已吃过。这时候菜在饭上,饭在锅里,锅还热着。既然已晚,索性就不怕再晚一些,一个人倒些酒来喝。一坛两坛会稽山绍兴加饭,已经被我喝完。会,念“快”,还是念“慧”,我不明确,但一直是念“快”,会稽山,每年都要举办会计大会,故名之“会计山”。大会指定用酒:会稽山。有时我也喝点啤酒。夏天是喝啤酒的好时节。冬天不行,一个人不宜喝啤酒,越喝越冷清。冷,冷冽。清,清醒。就没意思了。我就喝点白酒。自酿的“稻花白”:甘香滋润、入口即化——酒入口,心也融化在这冬夜里了。如果在冬夜,是一个旅人,那就喝点酒。一个旅人,此时此刻,边上应有一个女人。

 

 

 

《破了一个瓶,换了一枝花》

http://mmbiz.qpic.cn/mmbiz/1pribmkRoeAbMoAibwmg9gOGPOPmjB1fyaic2jsCBIlKX3XlNCY9OxTkkR5lSDsKozeQiaU6MSR6uvrqTdADxgNKXQ/640?tp=webp

 书架上有一个大肚龙泉青瓷瓶,我带着它好多年。在衢州时我带着它,搬来搬去,后来带到了杭州。五六年?七八年了。不是我恋旧。我当然是恋旧的,很多旧物不舍得扔,但我对新物是警惕的。断舍离,我断不了。但对这个瓶我不是恋旧,是因为瓶本身好看。有一天早上我还没有起床,听到外边咣当一声响,然后我继续睡去。后来起床吃早饭,喝粥,就发现客厅书架上空落落,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看半天,才发现那瓶子不见了。原来是妻收拾东西失手打碎了。那么,瓶子里的那棵绿萝呢?我急忙问。妻说,瓶碎了,我就把绿萝也一起扔了。天呀,瓶子碎就碎了,绿萝不该扔。那根绿萝,我养了两年多,长有一丈余,从瓶里一直蜿蜒在书堆里,绿意可人,而且有禅意。扔哪里了?扔到楼下垃圾筒了。我把碗一放,就奔电梯去了,在垃圾箱里翻出那棵绿萝,重新带回家来。

书架上后来找了一个坛子来代替那个瓶,坛子里插一枝玫瑰。那根绿萝在阳台上养着。

 

 

《墨镜图》

http://mmbiz.qpic.cn/mmbiz/1pribmkRoeAbMoAibwmg9gOGPOPmjB1fyaW8prZUZvib8icwKc1lM2hQKh7zgCaPiapAbdWnOZ3JC8UcfvawdwE1Vzg/0

十多岁时,我在村里上小学。大概四年级,有一天日全食,小学老师李老师、傅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他们把半片玻璃放在煤油灯上熏得黑乎乎,拿出来给大家挨个地看太阳。光眼是不敢看太阳的,它太耀眼,隔着一层黑玻璃就很好看。太阳变得红通通,边缘也清晰。我们村小,都是民办老师代课的,放学后,他们还要拿着锄头下地。却带领我们第一次“日观天象”。很有意思。那时我们也没有好的体育用具,羽毛球拍见都没见过,一个老师教我们,用废旧课本当拍子,用鸡毛毽子当球,中间画一条线,打过来,打过去。有了“日观天象”的经历,我知道了墨镜的原理,可以遮挡去太强的光线。所以墨镜,我不觉得牌子有什么重要,是“阿妈呢”还是“黑马士”,一点都不重要;用一得阁墨汁涂的,还是用煤油灯熏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日全食。

 

 

《荷蟹图》

http://mmbiz.qpic.cn/mmbiz/1pribmkRoeAbMoAibwmg9gOGPOPmjB1fyaZTLDSAgEK2LlkZicXcrIVL0mjB2ib5SnD1LDLlTxpBTKaF6grEmyeKdA/0

 许多画都是临摹的,因为画不好,乱涂。以前不敢乱涂乱画,因为从小觉得纸很珍贵,好的宣纸得好的画家才配用。后来有一夜,我做梦,梦到什么我是忘了。大多数的梦都是忘了的,所以有时醒来,刚才到底有没有做梦也说不清。总之后来我就开始画画了,不仅画画,而且在宣纸上画画。当然没敢用太好的宣纸,网上买了一大摞,是从四川夹江县寄出的。堆在书房里,有竹料腌塘的气味。看了一下时间,是十一月二日,算来我乱涂乱画也快有三月了。画得怎么样真不好说,画完自己都不忍细看。后来再想那个梦,恍然大悟,原来想把画画好那就是做梦。所谓的“禅意”大抵是如此,不可说。

 

《有钳》

http://mmbiz.qpic.cn/mmbiz/1pribmkRoeAbMoAibwmg9gOGPOPmjB1fyaNOH8qWicKYHeb54icvDoic47Akkyr01tSicHYjyquukRDibIvEbjqbu5ibuA/640?tp=webp

随便地画了一张。因为晚饭吃得比较素,一个青菜,一个豆腐,一个萝卜,一根黄瓜。后来就画了一只蟹,调一下嘴里的味道。晚上发到朋友圈,大家纷纷起名,有的说叫“禾蟹图”,有的说是“SM图”,有的说是“蟹逅”。我觉得都很好,正左右为难之时有位朋友说,这是“有钳”。我觉得太好了,遂用此名。

 

 

《青菜》

http://mmbiz.qpic.cn/mmbiz/1pribmkRoeAbMoAibwmg9gOGPOPmjB1fya0v1CLA50ZJ6KWRXRSnbvKs6Q7cDPeVCtuZqHyOWSDCtdULXUUrNM9Q/640?tp=webp

单位食堂里的菜,总是太油,把大家吃得高血脂。炒青菜,我喜欢用肥肉切薄片熬点油出来,油烧到旺旺的,再把青菜下锅。哗的一声,声势浩大,这个时候颠锅,往往会火焰窜上锅来,我是不怕的,我炒菜是很欢迎火焰窜到锅里来的。用不粘锅就不行,既重,又颠不起来。更不会有火焰窜到锅里。而且还没有声势!总之是很没意思。这时节的青菜是很好吃,但不要买那种“小白菜”,要买本地青菜,下过霜后又糯又甜,在锅里略略地炒一下就软了。千万不要放太多水。青菜吃淡一点,就少放盐。再过些时候,可以吃青菜心了。

 

 

《大萝卜》

http://mmbiz.qpic.cn/mmbiz/1pribmkRoeAbMoAibwmg9gOGPOPmjB1fyazALEkuP6Aic8F9foqfsylk7ibqHbzXhdxiaqU6FkaP3cxH18rB3EwWGIQ/640?tp=webp

画是临的徐渭,但我心里想的是老家的萝卜。冬天吃萝卜,很好,萝卜切大块,用砂锅炖。肉最好是带皮的,但不要多。多就腻了。院子餐厅有红烧萝卜,灶丰年间也有红烧萝卜,我都愿意点一个来吃。去年到山东潍坊,看见他们的风筝很多,没有见到他们的萝卜,十分遗憾。那边流行一句话,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赶不上潍坊的萝卜皮。潍坊的萝卜皮没吃过,但是萧山的萝卜条是吃过的。老家也有腌制过的萝卜干卖,在我上初中时,同学们都带一罐菜去住校,吃上一个星期,带的是黑咸菜、霉豆腐、辣椒酱,要是谁带一罐萝卜丁,那算是好菜。萝卜条切成丁,多下油,用旺火炒得燥燥的,夹以红辣椒、青蒜叶,很是下饭。但这个菜在上初中时也不常吃,后来一直以这个菜为美味。萝卜丁炒鸡蛋,那也是美味。下酒,真好呀。

 

 

《远山一棵树》

http://mmbiz.qpic.cn/mmbiz/1pribmkRoeAbMoAibwmg9gOGPOPmjB1fyaIlhqcHCWUcjD5VGIu8IJ54yJbI1QUdvUUnWrGYBZxYkJ4FiaJNluIJQ/640?tp=webp

一开始我想画一座山,然后在山上画一口田,田里波光潋滟,波光里映着天上的云,云得是会走的,所以田里的波光也在走。我就这样地画啊画。一开始能看出是山,也能看出是田,等我画了云,画了波光,就看不出是田,也看不出是云了。那怎么办。我就在田边再画一棵树。有了一棵树,田也不重要了,云也不重要了,波光也不重要了,山也不重要了。然而等我画完了树叶,我就觉得田也开始像田了,山也开始像山了。

 

 

《半棵树》

http://mmbiz.qpic.cn/mmbiz/1pribmkRoeAbMoAibwmg9gOGPOPmjB1fyaiczTayI6F1gHCia4ibQEk9eape4FnYiau7xRiclshVVF0wia5icf7qQJEu8oQ/640?tp=webp

我在画画的时候,一朵也拿了一支毛笔在画。我不知道她画的是什么,等画完了,她告诉我是一棵松树,不,是半棵松树。因为只画了一半的树干。我倒是没有这样画过松树。一朵嘱我为她题名,遂谨题之。

 

 

《小时不识月》

http://mmbiz.qpic.cn/mmbiz/1pribmkRoeAbMoAibwmg9gOGPOPmjB1fyaRzWC7iciabK9R6fxQWkzeg4rvV7I1ZQAy9QeB5XjpgmPjQNfw3ttiaW0g/640?tp=webp

这一幅,也是一朵的作品,不把它当作字来看,当作画来看,也是有意思的。像画画一样地写字,或是像写字一样地画画;像说话一样地唱歌,或是像唱歌一样地说话。这段时间有一个人突然火了,名叫“庞麦郎·就你弹”,我好奇地找出他的歌来听,然后……然后我觉得我还是画一幅画吧。画完了我跟女儿说,这些画你都得收好,以后你可以带着它上央视的“鉴宝”节目。

 

 

《葡萄》

http://mmbiz.qpic.cn/mmbiz/1pribmkRoeAbMoAibwmg9gOGPOPmjB1fyatT0kNrKbRs1MZZByCWq8wYNdAlvPLylwEPa0j6tDqSJaBSB4gia7Fibg/0

徐渭画了很多葡萄,各种各样的葡萄,题的字却是同一首: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一开始觉得他大概是因为很喜欢画葡萄,又对自己这首诗相当满意,就不厌其烦一遍遍地重写它。后来看多了,觉得就像一个贩卖葡萄的祥林嫂。老家屋边有一株葡萄,蔓延攀爬得到处都是,结出的果子却是又小又涩,不堪吃的。上初中的时候,学校教师职工宿舍院子里有一架葡萄,绿荫满院,我们远远地望过去,可见到一串串葡萄垂挂在那藤中。不知道那些葡萄后来都是谁摘去吃的。

 

 

《等鱼来》

http://mmbiz.qpic.cn/mmbiz/1pribmkRoeAbMoAibwmg9gOGPOPmjB1fyal48bnvia8jQFibS6rnJPr36lnuoHeF2RHsrO5n3GQiaOQCqliaJ2qUtf0w/640?tp=webp

说是等鱼来,其实你不知道他等的到底是什么。是等风来么。是等人来么。等一个旅人么,还是一个女人。世间事总是这样,充满不确定性,既然是等,不管等的是风,还是人,还是鱼,结果都是只有两种,一种来,一种不来。等到了,就算圆满了,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肯定。等不到,就一定会失望么,也不一定。有一次我碰到一个钓鱼的人,我问他,你等的是什么,他说等的是“鱼来”。这就太扯了。还有更扯的。说是等鱼来,鱼到底是没有来。然而来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叫“俞来”。也有可能是我弄错了,她是叫“虞来”,也算是众望所归。虞来或者俞来,有可能是一个地下党,过来秘密接头;而那个钓鱼的人,那个等鱼来的人,把情报拴在鱼钩上,那情报像一条蚯蚓那样,被一条包头鱼吞进肚子里,后来那条包头鱼却挣脱了鱼线,逃之夭夭,这时虞来或俞来终于来了,等的人和被等的人四目相对,万语千言,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晚安了,各位。

【声明:本文章为微信公众号izhouhuacheng 推送文章,谢绝任何公媒体和自媒体转载。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