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入味集】霜后桑

(2015-01-19 21:52:51)
标签:

美食

分类: 【不入味集】

周华诚


 一月一日在乡下。乡下阳光清亮。天未明有鸡啼,于是又睡一场。上午推窗见白霜遍野。无风,树木都如画上一样默不作声。这时清亮的阳光从栗树枝头落下,我在屋外篱笆边坐着,暖意融融。读一本书,是周作人的《药味集》。


 薄薄的小书,适宜闲读。母亲摊晒了两匾树叶,灰黑的,已经干了,我也看不出那是什么。我就坐在那里继续读书。周作人在这个集子里,有一篇《野草的俗名》,引起我的兴趣。文中写到几样野草,和我家乡的相近。有一种“官司草”,孩子们拿来斗草,断了的人就算输。这种斗草游戏,有如打官司,是双方力量的角逐。在日本,也有同样的玩法,而孩子们称那种草是“相扑草”。


 手边一缸茶,是母亲自匾中取了两片树叶泡的。茶水漾着白雾,热乎乎地喝下,有着甘洌的口感。母亲说,这是桑叶茶,你喝喝看。你不是说嗓子不适吗,这桑叶泡水喝很好。


 村庄中原有大片桑田。往年养蚕的人多。桑田对孩子们最大的好处,是桑葚成熟时可以钻入桑林,吃到不想吃再出来。后来那些桑树大部分砍掉了,这不意外,无非是养蚕效益不好。村庄田野中还大规模地种植过白菊花,小雏菊一样的白菊花。它开花的时候,采摘后熏蒸的时候,全村都飘荡着白菊特有的清苦的香气。然而那一年,大家花费很多力气种植、采摘、熏蒸、摊晒,做好的白菊花却无人收购,最后倒掉了。房前屋后和沟渠边上,一地一地白菊花。


 我也采过桑叶。帮养蚕大户采桑,一筐桑叶五分钱,还是一毛,忘了,拿到一点零钱,可以到代销店里换糖吃。
 古诗里经常可以见到采桑的句子,最有名的,是一个叫罗敷的采桑女。她可实在是美女啊,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我要是遇见她,也会一头撞上电线杆的吧。然而这样美丽的采桑女,也只会在文人笔下,在诗句当中出现。若去真正的桑田中寻找,怕是找不到的,直到沧海桑田也不行。


 我有一位四川的朋友,姓桑。这姓有诗意。


 乡下这几天很寒冷,万物经霜一打,就蔫了,枯了。丝瓜的藤,葡萄的藤,都瘦成了国画里的枯笔。地里的白萝卜,未及时采回,露出地面的一截就冻成冰碴,太阳一照又化解,这半截萝卜就熟了,不堪吃。地下的半截,倒还可以收回来。青菜却不一样,经霜的“高梗白”,是愈加地甜了。


 桑树还有一些,霜后的桑叶在枝头挂着,手一碰簌簌作响。母亲采了回来,井水里清洗干净,就放在竹匾上晾晒。我把这一杯桑叶茶水喝完,再泡,再喝完,再泡,一本小书却还没有读完。


 霜后的桑叶是好东西,泡水喝,清热止咳。枇杷叶也是好的,我小时候喝过。
 

2015/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寻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