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雨中呼喊(外一篇)/江红斌
(2024-02-21 11:13:22)秋风萧瑟,细雨蒙蒙,李庄镇的早上,人们还没有起床,耳朵边就传来老端不厌其烦的呼喊声。
“狗狗,回家了。”
“狗狗,回家了。”
老端一生讨厌养狗。整日忙忙碌碌,哪有心思养那不打粮食的东西!这天早上居然在李庄镇满世界寻狗,实在出人意料。
老端人长得老实,不善言辞,四十岁才娶妻生子。就在老端将要看到光明生活的时候,老婆却扔下三岁的女儿与人私奔了。老端哭天抢地,却没有能耐把老婆弄回来。李庄镇人就劝老端,好赖还给你丢个女儿,也算留下了个根儿,养老送终还有指望,后半辈子也有个依靠。老端想想这话也对,就把一门心思放在女儿身上。对女儿百依百顺,知冷知热,关怀备至。
老端的女儿小时候由于缺乏营养,长得又瘦又小,像极了在她家常住的一只流浪猫。老端爱怜女儿,私下里总是亲昵地唤女儿:“猫猫、猫猫”。老端早把对老婆的思念扔到脑后,一门心思扑在女儿身上。
女儿长大以后,却出落得亭亭玉立,十分漂亮。老端心里这个美呀,时常在漫漫的暗夜里,睁着眼睛盘算着给女儿招一个称心如意的上门女婿。一来自己能够照顾女儿女婿的生活;二来,也能让女儿女婿给自己养老送终。老端想到美处,有时候还会不自然得意地笑出声来。
事情没有按老端的想法发生。女儿私下里谈了个对象是东庄的。看到女儿心意已决的样子,老端心软了,就依了任性的女儿,吹吹打打把女儿嫁到了东庄。老端心想,如今时代进步太快,通信交通异常便利。想女儿了,一个电话打过去,不出半个小时,女儿就会开车来了。老端便释然了。
毕竟女儿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不可能天天来看老端。老端就整天扳着指头数日子,盼着二月二龙抬头、五月初五端午节、正月初二等,这些女儿回娘家的节日早早来临。
今年秋天的雨水太多,淅淅沥沥的秋雨也不知道下了多少天。老端发愁自己的几亩秋玉米收割困难。他打算等天放晴了就给女儿女婿打电话,让他们俩来帮自己的忙。不料,女儿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傍晚,顶着蒙蒙细雨,踏着一地的泥泞回家了。老端吃惊又不解地望着肩上背着一只鼓鼓囊囊的双肩包,怀里抱着一只小狗的女儿站在屋门口。女儿扔下双肩包,把怀里的小狗放在被窝里,轻描淡写地说:“我和他离了。”
老端知道如今到民政局扯一张离婚证太容易了,李庄镇上年轻人离个婚就像吃一顿家常饭。可老端无论如何想象不到女儿也会走这一步,他完全蒙了,脑子转不过圈来。
“去买些火腿肠,毛毛饿坏了。”女儿吩咐老端。老端忙说:“我这就给你做你最爱吃的大米饭。”
女儿用嘴努了努被窝里的小狗说:“是它,毛毛饿了。”
老端迷惑了:“它怎么也叫猫猫?”
女儿爱抚地捋顺小狗的毛,有点不耐烦地说:“它叫毛毛,不是猫猫。”
老端这才定睛审视女儿带来的小狗。说实话,老端一辈子不爱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审视过一只狗。这是一只娇小玲珑的泰迪犬(老端根本不懂狗的品种)。体形健康且青春,刚刚修剪过皮毛,身体浑圆,发型炫酷,模样可爱,一双眼睛,仿佛一汪湖水,清澈明亮。尤其是小狗的眼神,喜怒忧思,表现得淋漓尽致,像小孩子一样可爱。
也许是爱屋及乌吧,老端冒雨买来了火腿肠,心里却并不乐意,暗骂,老子想吃火腿肠的时候还得盘算一番哩。
这以后的日子里,秋雨不解风情地一直在下,女儿蜷缩在被窝里,没日没夜地盯着手机,一会儿唱、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累了就亲亲小狗的嘴巴、用脸摩挲着小狗的毛发、拥抱着小狗沉沉睡去。
尽管女儿并不理会父亲,老端心里却感到甜蜜,毕竟女儿在家,屋里有了热闹,这就像个家了。老端很满足。
有一天,女儿抱怨说:“天天给毛毛吃火腿肠,怕要吃坏肚子,得给毛毛喂专用狗粮。”李庄镇不通快递,快递来的狗粮需到城里去取。女儿冒雨出门取快递时还不忘吩咐老端:“在家好好照顾毛毛,千万别慢待了毛毛。”
说来也巧,邻居留守老人的房子因连阴雨的冲刷,檐头塌了,来找老端维修。老端是个热心人,又会泥瓦匠手艺,就掩了门给老人修房子去了。
(节选)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4年第2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