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红/彭学明
(2023-06-13 10:39:46)去小布,是奔着那抹永不褪去的红去的。当一座座山峦在眼前快速逼近又飞速闪过时,那重峦叠嶂的绿,也一路跟过来,你走多远,绿就跟多远,山有多深,绿就有多沉,一波更比一波绿,一山更比一山青。江西。赣南。宁都。再冷的冬天,再多的叶落,都不会落光一棵树,不会冷灭一星绿。四季常青,四季常绿,是北方枯瘦的冬天所见不到的。
小布,是江西宁都县的一个小镇。
小布不大,只有江西版图的一段布匹那么大,只有中国版图的一块布片那么大,只有世界版图的一枚布扣那么大。可就是这么一片小小的布,却在中国革命最为危险的时候,抵御住了来自国民党反动派最硬的冰、最冷的寒,点燃了中国革命最红的火、最热的情。
1929年2月15日,平静的小布迎来了一群改写中国历史、改变民族命运的人——红军。这个小小的山村,一下子因为这群头戴五角星、八角帽,肩佩红领章的人到来而成了红色的海洋。山山水水、家家户户,都欢天喜地地敞开小小的土楼、瓦房,打开大大的宗祠、家庙,迎接红军将士的到来。把最好的住处让给红军,把舍不得吃的做给红军,而红军虽然鹑衣百结,却军容整洁、纪律严明,不但帮老乡挑水、扫地、做农活,临走时还悄悄留下了伙食费、住宿费。
这是毛主席和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他们是一路胜仗、一路大捷,前往东固与红二、红四团会合时,途经小布,休整一天。就是这一天的休整,小布淳朴的人民给毛主席和朱德留下了非常美好深刻的印象。毛主席和朱德对小布党组织的革命活动大加赞赏,并拿出600银洋给小布党组织作活动经费,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发动革命群众,扩大革命成果。面对茫茫苍苍的群山,毛主席充满信心地预言:小布是将来大规模战争的最好根据地。
红军的所向披靡,让国民党蒋介石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一场围剿和反围剿的拉锯战殊死展开。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也为了诱敌深入,打赢反围剿战争,毛主席带领红一方面军转战赣南,有了与小布的再次重逢。小布因此成了我党我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成了反围剿的大本营。
1930年12月24日,是风萧萧、雨戚戚、冰冷冷的深冬。群山滴翠,不时有霜染的红叶冒出来,像一束束燃烧的火炬、一片片喷薄的彩霞。
红一方面军的到来,依然受到了小布人民最热烈的欢迎。4万多人的队伍啊!小布的每家每户都成了红军的家,每一位父老乡亲都成了红军的亲人。大一点的宗祠、家庙,就成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和红军将领办公的地方。
第一次反围剿,蒋介石调集了10万精锐部队,压境赣南,围剿红军。江西“剿匪”前敌总指挥、蒋介石的王牌18师师长张辉瓒四处放言要亲自剃掉“朱毛的头”,沿路都是他要剃掉“朱毛的头”的传单。
毛主席选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小布的村民小组赤坎,召开了反“围剿”时期规模最大的万人“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主席台用江西遍地都是的毛竹搭建,台两边是毛泽东亲笔书写的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龙行天下、狂放不羁的狂草,是毛主席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真实写照。面对台下黑压压的苏区军民,毛主席一一细数战胜敌人的八大胜利条件,详解运动战的军事策略和思想,讲得铿锵有力、生动有趣,军民们听得如痴如醉、热血沸腾。坚决打赢反“围剿”,誓死保卫苏维埃的口号响彻云霄。
踌躇满志的张辉瓒,借助飞机大炮一路挺近小布。毛主席运筹帷幄,早就在靠近小布的龙岗布下了天罗地网。结局自然是张辉瓒的18师全军覆灭,张辉瓒等9千余人全部被活捉,中央苏区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小布,有幸见证了毛主席是怎样用兵如神,红军是怎样的神勇。
军民欢天喜地地庆祝时,毛主席诗兴大发,一挥而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上阕: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这次经典战役中,另一个本不起眼但却极为重要人物的出现,为日后反围剿立下了卓越功勋。这个人叫:王诤。王诤只是张辉瓒师部一个小小的电台报务员,是在张辉瓒师指挥部被俘的。当红军像天兵天将冲进师部时,王诤还戴着耳机发报。一个杀红了眼的红军战士没见过发报机,举起枪托一顿猛砸,把发报机砸得稀烂。幸好被其他红军制止,这台电台才保住了半条老命。电台修复后,只能收报,不能发报了。
毛主席得知俘虏了几个报务员,还缴获了一部电台,真是高兴得心花怒放。其他俘虏,愿意回家种田的就回家种田,愿意当红军的就当红军,但这几个报务员却怎么样都要留住他们当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都太需要这样的人才了。毛主席说,有了报务员,就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和蒋介石打仗就是玻璃杯里押宝,看得准,打得赢!
在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感召下,王诤和其他几位报务员就留下来当了红军。令王诤和他的同伴们没有想到的是,红军上上下下不仅如此的善待他们,还如此的尊重他们、敬重他们。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经常找他们谈心、聊天,战士们经常向他们请教各种问题。他们真正见识了共产党队伍里的官兵一致、同甘共苦,跟国民党军队里的非打即骂形成了鲜明对比。特别让他们感动的是,由于国民党的长期封锁,红军那么困难,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才一个月5块大洋,给王诤却一个月50块大洋,其他报务员一个月30块大洋!首长们不但把他们当人看,还当神一样地敬。更让他们感动的是,他们亲眼看到、亲身感受了共产党和老百姓的那种鱼水关系,他们在红军身上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希望,铁了心跟共产党走。
节选自《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