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晏彪小小说两篇
(2022-07-22 15:37:43)早点摊
“王大妈,王大妈,出事儿啦!”
“王大妈”是官称,其职务是13号楼的楼长,热心,好帮助人,谁家有个事儿,家里闹个矛盾什么的,都会找王大妈解决。
刚刚凌晨6点,王大妈被惊叫声吵醒了。
“王大妈,您快来看看吧,老张家的早点摊让人给砸啦……”
这不,一大清早的就有人大呼小叫的,13号居民楼早点摊不知道让谁给砸了,纷纷找王大妈。
王大妈正在吃早餐,她放下碗筷,急吼吼地跑下楼直奔“老夫老妻早点摊”。
“老夫老妻早点摊”是一对退休的工人夫妻余虎和马兰开的,二人膝下无子无女,当年实行计划生育,每个人怀孕需要有指标的,你是今年的指标,就必须今年怀孕,不然就要重新排队拿指标。你的指标要是明年的,今年怀了孩子怎么办?对不起,打掉,因为你今年没有生育指标不能生,生就是超生,罚款、开除公职。
马兰怀孕三次,可惜都“怀不逢时”。每逢他们有指标的怀孕年,两人怎么也怀不上;而偏偏不是他们的指标年时,他们偏偏就怀上了孩子。夫妻俩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们哭着求生育办主任,主任黑着脸说,谁让你们不注意的?只顾自己高兴了,就是不想想后果,都像你们这样想怀就怀,想生就生,计划生育还怎么搞?我们搞计划生育的不是吃干饭的了吗?
结果8年下来,余虎和马兰一共打掉了三个孩子,后来一个孩子已经六个月了,他们俩想把孩子生下来,但开除公职的后果还是让马兰哭着将孩子引产了。正是这次的引产让马兰永远无法再有生育能力了。
退休后他们身体还挺好的,但在精神上却成了孤寡老人,见到同事们退休后纷纷看孙子的看孙子,看外孙女的看外孙女,心里不是滋味。余虎和马兰只能天天与猫狗为伴。余虎每天起得早,天天可以看见街坊四邻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都是边走边吃,有的天天拿着面包、三明治火急火燎的,还有的吃不上早餐,孩子大人都很辛苦。老两口一商量,咱们现在无牵无挂,身体又还可以,退休金足够了,咱们总觉得要为社会、为小区、为大家做点什么。
“开个早点摊吧。”余虎提议。
“好呀。”夫妻二人一拍即合。
不以挣钱为目的,只是想帮帮大家。就这样,他们找到了楼长王大妈,说了他们的想法。王大妈一听乐坏了,忙说,“坚决支持,大好事是呀。咱们楼下一单元一层楼后是间搭建的平房,他们平时放杂物,我跟他说一下,租给你们做卖早点用。”
就这样“老夫老妻早点摊”在小区的业余乐队的吹吹打打下,隆重开张,油饼、馒头、豆浆、包子、豆腐脑、牛肉面……只要大家想吃什么,老张他们夫妻俩就想尽办法做。
“老夫老妻早点摊”很快就成为这小区老百姓喜欢的早点摊了。一天,“老夫老妻早点摊”贴出一则告示,成为大家谈论的中心。起因是这样的,小区里的清洁工都是从东北找来的,一般的是双双对对的夫妻一起到北京打工,但也有例外,是一个人来北京的。他们每天早上5点开始扫地,平时3点半起床,做饭吃饭后,4点半从住宿的地方再走到他们打扫卫生的小区干活,有时起晚了就没有吃的。
……节选自《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2年第7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