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月2号的京剧活动及其他

(2007-10-04 00:31:52)
标签:

艺术赏析

京剧

票友

张派

程派

花卉

分类: 中国戏曲

  每周至少一次京剧活动的目标总是难以达成,即使是国庆节期间,大家的时间仍然难以凑到一起。1号那天得到肯定答复,董和于在10月2号都有事不能来,2号活动预期的京胡、京二、月琴三剑客组合变成了李一把京胡到底。1号夜里12点得到两个消息:一是温和庞要来;二是河北的张子良也在天津。


  我马上给张子良去了短信求证,得到肯定答案后,就邀请他参加我们转天在北宁公园的聚会。张很痛快地答应了,连路都不问,让我很纳闷:“难不成他有向导?还是真对天津的道路熟悉到问都不用问的程度?”


  这个答案数小时后很快揭晓:张子良一个人从住宿的南开区快速而准确地找到了位于河北区的北宁公园门口(我原以为他要找个朋友带路什么的),甚至比我还早到几分钟,其间居然连问路的短信都没来过一个!人才啊!:)


  来到公园活动的亭子里,李、曹早就到了,雯雯群里的小朋友们也已来了不少,探·索、王璐等都到了。我数了下,加上稍后赶到的温、庞二人,连来自河北省的张子良一共16人,其中大部分是学生。李觉得等庞带琴来到以后,有京胡,有京二,那时我和张再唱比较好,先让其他人唱。不想苑嵩演唱《碰碑》的反二才几句,李的胡琴突然断了一根弦,一定有知音!回头一看,一对30多岁的夫妇带着一个看样子也就刚上学的小孩(男还是女?忘了)笑嘻嘻地在亭子外面站着,我对李说:“原来你的知音就是这一家三口!”那三口之家也乐了!


  糟糕的是李早晨出来匆忙,没带校音器和备用琴弦。李换了把胡琴接着拉。没过多久,又断一弦!一共就两把琴,怎么办?有主意,把两琴剩余的两根弦合在一把琴上,继续拉!其间李打电话向温求助。温于11点前赶到,说已经告诉庞带弦和琴过来,不碍事。


  这时其他人已经唱过两轮,我和张不能再等了,谁知道下次断弦在什么时候?趁弦没断赶紧唱!我唱的是张派《春秋配》的二黄,发挥还算正常,连日的牙痛、水肿和发烧好容易退了些,嗓子还算在家,亮音、膛音、立音都还过得去,音量也没问题。张子良唱的是《望江亭》的头段二黄,因为没有校音器,调门在开头的四平调来说定得有些高,大概在D调,不过四平调最后的高腔还是完成得不错,后面的摇板、原板就省力多了,劲头和弱音都很到位,只是他的音量略小,听起来胡琴盖过了人声。实际上在演唱时胡琴应该阴下来些,特别是唱家音量不大的情况下更应如此。这个道理其实我以前和李说过,只是说的是没有麦克风时代乐队的规矩,实际上具体到票友的演唱也是一样的。张唱的《望江亭》和外面流传的一样是旧版的唱法,个别音符与张君秋先生晚年再次修改后的录音稍有不同。温演唱了《六月雪》“坐监”的散板(忘了唱没唱慢板),张听了说好像是王吟秋先生的路子,我告诉他温是王老的徒弟。


  果然好景不长,没拉几段,琴弦再次折断!两把琴只剩下一根弦,这回麻烦大了!在电话里急催小庞带琴快来。没多久,庞开车带了西皮二黄的京胡、京二共四把琴和备用琴弦、校音器匆匆赶到,可算解了燃眉之急,连续演奏两个多小时没有下来的小李也总算可以稍歇一下。乐器加上了京二,庞、李二人轮流负责京胡,另一人来京二。其间我给郑师打了电话,他一直想见张子良,可惜当天家里有人过生日不得脱身,真是遗憾。张又演唱了《状元媒》的二黄原板,行腔稳健,高音自如,反响很好,温对他也是赞许有加。因张急着回去赶车,请温再唱一段再走。温演唱了《春闺梦》的摇板和二六,颇有王吟老的神韵。


  送走子良,李要庞演唱《甘露寺》的“劝千岁”,因李最近要给人拉张建国的版本,非要庞唱这个,害得庞边唱得边想词,这个难受就别提了!我又唱了《楚宫恨》“子胥一言来提醒”三句散板和后面的慢板,有一处忘词唱错一个字,还好给掩饰过去了,气息也还可以,弱音和花腔部分还能应付得来,效果不错。庞拉了几段老生,并把前面未唱完的碰碑重新来过,他的手音真是好听!段子虽然不多,却都是精心揣摩过,紧张处音符快而不乱,恰如行云流水,听得出没少下功夫。

 

  活动中经常有游客走近聆听和围观,最有趣的是一个看上去才2岁的小男孩,居然自己跑到亭子里坐到我身边来听戏,一点没有厌烦的意思,反而好奇地东张西望,直到他的长辈们唤他离去。看来不喜欢京剧的人并不是先天就拒绝的,只是现代社会后天的诱惑太多,京剧又被一些低素质的媒体和个人有意无意地妖魔化,在年轻人脑海里形成“京剧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错误烙印,把听京剧当成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从这个小男孩联想到,如果素质教育和舆论引导都能跟上的话,京剧还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1:50,李还想给我拉张派《女起解》的几段让他过过瘾,我说还是算了,李下午还得赶场,大家也都饿了,还是赶紧散去要紧。难得聚首一次,本想同温、张、庞、李、曹一起吃午饭,张子良急着回家早已先行一步,李也要去嘉陵道赶场不敢逗留,庞本打算开车载着温、曹和我送他去,车行到金刚桥上偏赶上连环大堵车,东马路、北马路都堵了个水泄不通,李只得下车去探路,走到很远有公交的地方去等车了,庞的车一寸寸挪到城厢东路时已是2:30,好容易出了北马路,我请温、庞、曹在西北角一家穆斯林餐馆吃饭,道了辛苦,聊了会天。因为头天就和曹约好了去曹庄,为赶时间,庞热心地开车送我和曹到风荷园附近转乘851路公交去曹庄。不想等了半小时才赶上的这趟公交车是小圈的,在芥园道附近就是终点,于是我和曹又是等了好一会才赶上一辆出租,打车直奔曹庄,到达时已经过了4点。


  好在上次趟过道,少跑了许多冤枉路,我和曹在卖花的大厅里四处穿梭,寻找好玩的植物。好看的东东太多了,可惜家里没多大地方,我们也只带了两只手出来,没办法一一据为己有。一家的小株猪笼草报价10块,比上周便宜5块,毫不犹豫买下一盆,希望它可以吃掉家里的蚊虫。看到一大盆石斛正在开放,可惜花形难看,问以价格,答曰200,我可不想花那么多钱去买一件不喜欢的东西,没要。厅里蝴蝶兰上周价格是15、25、50、70,这次的价格是10、15、25、50,我同样不假思索地买下了10元的一小盆带花蝴蝶兰,又便宜了5块钱。4:50终于找到了在兰友无解的摊位,赶在他们下班前购得一株昨天刚到货的春剑,挺大一棵才15元,值了。无解帮我把兰根剪好,告诉我要用兰石、仙土和草炭混合栽种,我一一默记在心。本想再买棵紫绿两色的菊花回来,可是还要买土买盆,实在拿不了,只好作罢。我在厅外买了春剑用的兰石、仙土、草炭和蝴蝶兰用的水苔,还有大小两个瓦盆。曹买了一个微型小花盆和一个小茶壶,也算是有些收获。踏上返程的汽车,天色已经不早,感谢曹陪我逛了那么久,以他单薄的身体怕是要歇两天才能缓过来。曹急着回家休息,只好下次再请他客了。国庆节的假期马上结束,没来得及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神啊,多给我一些时间吧!

 

买来的猪笼草

10月2号的京剧活动及其他


10月2号的京剧活动及其他

 

买来的蝴蝶兰

10月2号的京剧活动及其他

10月2号的京剧活动及其他

 

新买的春剑

10月2号的京剧活动及其他

 

10月2号的京剧活动及其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