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颖欣Chris_Hu
胡颖欣Chris_Hu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776
  • 关注人气:2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头声和咬字的位置

(2007-06-28 14:23:26)
标签:

京剧

声乐

美声

位置

咬字

头声

分类: 中国戏曲

下面一段文字转自爱乐人走四方陈坚老师的答疑。虽然是美声唱法的讨论,却和戏曲在某些问题上道理相通,只是音型、共鸣和行腔、用气和劲头上有所区别。这段文字看上去有些玄之又玄,在声乐演唱论坛上也引来一些人的攻击,但相信有心人会看懂的。

 

chenjian 性别: 男 来自: 南京(2007-06-20 20:52:51) 
 
DCheng 老师:您好!首先祝贺您跟老师上了一堂面对面的声乐课,学会了后背用劲。我认为比以前又有了明显的进步!比原来扁得好多了!
BRETT朋友说得很对,音准、节奏、咬字方面还有问题。这不能着急,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我认为后背用上劲很重要!声音单薄的人,往往都是只有前面的劲,后面根本用不上劲。歌唱的劲得用力点在人的身体得背面为主。从背面上头顶。
我认为《今夜无人入睡》这首曲子可以唱,如果过关了,什麽歌都可以唱。主要是一个是年龄问题,一个是有能力唱下来,就是不规范、不好听。
年龄40多了,再打基础太晚了,因此可以速成。唱的不规范、不好听。改正了就好听了,学成了就好听了。
现在就需要进一步解决扁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圆和连得问题了。因此要解决头声的问题,只有在头声的位置上唱,声音才能圆、才能连。
我认为头声是由三层降落伞组成:
1,在头的外面,从头顶到喉这一层,像气球一样地一层降落伞,主要以头盖骨张开,声音从头盖骨渗出来,这样的声音才有金属感、才有穿透力、才圆才连、才能有强弱变化。
2,第二层降落伞是从鼻腔到喉这一段。这一层的降落伞打开主要是打开鼻腔。让声音进入比腔,蹭响鼻中骨,这一点特别重要。由鼻中骨使头盖骨有麻麻的震动,这就是头声。
3,第三层降落伞是口腔到喉得这一段张开。这一点一般大家都会。
现在要改变您的咬字方法。声音在头顶,咬字在鼻子里的鼻中骨上,用吸气闻花的动作蹭响鼻中骨。字气声全在这儿。从鼻中骨往后上方头顶上吸闻唱。嘴里张开做咬字的动作,有时要舌头打在硬腭上。但是嘴里没有声音。
您现在声音仍在嘴里。要像我说的那样去做,声音才会上头顶。才会有头声效果、才会有金属感、才会有穿透力、才能圆才能连、才能有强弱变化!
您要仔细看,看清楚了明白了,按这个去做,就能达到您想要的效果!
有疑问就来信问,祝您不断进步!

文字中最关键的的阐明了声音不能掉在嘴里的概念,许多名角名票都犯这个毛病。曾听一位京城名票演唱《穆桂英挂帅》西皮慢板,首句“小儿女探军情尚无音信”,前三字都很好,头声明亮,字韵清晰,到“探”字位置就一下掉到嘴里去了,不仅音色与前不能衔接,字韵也拙浊不清,有白璧微瑕之憾,好在台下大部分人是听不出所以然的。其实练到这个份上,观众的掌声已不重要,能分出高下的也就在于一些有心人才能发现的细微之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