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连多次,我被新识之人称为“大姐”,而在我自己看来,对方并不比我小很多。按我以往经验,这样的情况,至多称个“柴姐”就可以了,为何非要加个“大”呢?有时候,在小摊上买东西,哪怕对方比你大个十几二十几岁,可能也会叫一声“大姐”,那个“大姐”里透着一些自来熟,或者套近乎;可这个“大姐”却明显是在提醒着我的年龄。
若干年前,曾听一位大姐感慨过,说你不服老不行,因为,你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现在明白了那话里的“无奈”。我当然不至于“服老”,因为我只是不再“很年轻”,但我仍然“年轻”,先不说外表容貌,至少心态如是。
当然,话至此,我想到了那位名满全球,装青扮嫩的某著名演员,都六十多了,还做拉皮,穿短裙,委实有些哗众取宠。但是,想想,凭什么不可?年轻是一种自我感觉,她觉得自己年轻,那她便大可往年轻里打扮,不招谁,不惹谁,又能耐我何?
想到归想到,我自己倒是还有自知之明,知道到什么山喝什么歌,到什么年龄,做什么年龄的事儿。被叫了“大姐”就意味着更加成熟,就该远离幼稚无知,就该更加稳重,像个“大姐”的样子。而且,年龄最公平,让每一个有机会活到老的人都体会过年轻。所以,我为我曾经年轻,很年轻过而庆幸。相对于那些没有机会当“大姐”就逝去的生命而言,被叫成什么都是一种偏得了,哪怕将来被称为“老柴太太”。
事实上,早在近十年前,就与知近的同事间互称“老*”,就像挺瘦的人被叫成“大肥”,玩笑调侃中透着亲密;现在,终于实至名归。我们步入“老”字辈时,我想,我们必须要甘于某些变化了。我们要做的更多是踏实做好眼前事,修炼内在,散发成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