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边的维米尔

(2025-09-05 09:11:31)
            有小二十年没去青岛了,好像对于北方城市,除了北京,都没有太深刻的记忆,总有一种隔,可能这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基因决定的,是骨子里的东西。
            青岛三两天,像素描画,一个清晨,一个深夜,尽在海边。
            立秋前日,快十五了,月朗明,海边小坐,一对中年夫妻的移动车吧,售卖冰饮和酒水,简单好喝,户外面海临时座位,桌上有氛围灯,就那样面海坐两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到深夜,吹风赏月,潮起潮落,海水无限,更开阔,横向的开阔,而长江,是纵向的,人的目光所及,不及海的无限,这是一个江边人到海边的直观感受。晚上一点不热,有凉风,潮水拍打海岸,一浪接一浪。蓝牙在播放爵士乐,有一首曲子曾经听过,很喜欢,一时记不起名了,起身问老板,老板很热心翻查,告诉名字“布列瑟农”,然后很自然的循环播了三四遍,有时,陌生人之间的这种善意和默契是无需多言的。夜越来越深,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赏月就应该在海边啊,月色倒映,内心平静,海浪声声伴奏,音乐若隐若现,小酒正好。二十年前我来此地看的月,与今天是同一轮月,时光匆匆,物是人非。那个时候的我,喜欢背着重重的单反相机,穿梭在大学路上的小巷,寻找自己喜欢的咖啡馆,那是对咖啡馆文化迷恋的阶段,目的清晰明了。而现在出行,我更愿意轻装上阵,一只双肩包,多余之物都不会带,更愿意用眼睛看用脚去步行去观看,随意而至。
            世事变迁,我们抵一个城市,只是感受自己城市没有的事物,地域特色,而那些娱乐打卡的景点,是没有意思的。
           青岛的移动咖啡、酒水吧不少,清晨八大关附近散步,遇移动咖啡车,比起室内,我更愿意坐在户外。海边,树荫老街边,流动的风景,是一个过客最好的视野。老板是青岛人,退休,喜欢旅行,自己改造了小车,设了后厢咖啡座,做手冲,咖啡很好喝,夸了几句。老板说车子是流动的,这两个月在青岛,过了旺季后,就转移到南方,边旅行边做咖啡,自己玩儿也可挣点生活费。怎么过,是自己说了算,量体裁衣,适合就是好的。
           海边天气多变。另一个清晨,阴天突转大雨,海呈淡青色,有油画的质感,远方迷蒙,撑伞在海边走走,是极惬意的,长时间看海,是忘却时间和空间的事。海边有一家海景书店,风景开阔,坐下来,饮杯咖啡,翻到一本书,维米尔油画爱好者在世界各地博物馆拍的来看维米尔的人,她走了7个国家14个都市,17家博物馆,画面还出现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读信的女人”,“小街”,整本书做的视角蛮特别。我个人,也蛮喜欢维米尔的,没看过他的真迹,买过画册,他最有名的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有同名电影,中世纪的风格,视觉画面不错。大地色的维米尔,他的画中总有厨娘,胖乎乎的,很扎实的大地系女人,倒牛奶、做饭、低头干活,红朴朴的女人,很健康,是人类安居乐业的模样。尤喜欢他的“街道”,“读信的女人”,还剪下来放到画框里做装饰……在书里与维米尔迷相逢,也是蛮快乐的。一杯咖啡一本书,海景是无边画框,多棒啊,坐多久都不腻的。
             对旅行,我好像有某种直觉,总能找到适宜的住地,或者要去的地方,自己脑子里出现一张地图,这是一种多年积淀下来的直觉。
            海如此无限,人类对于美好的追寻也是无限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课堂。
            那次我还是去走了走大学路,隔着二十年的时光,清晨的大学路没有游客,还是静美的,秋天会更佳。 在大学路的小铺买了两只小碗和一只碟,老瓷的,也不贵,就是个眼缘吧。家里的菜盘子咖啡杯,都是在外地旅行时买的,盆盆碗碗,并不配套,用起来却方便。杯盘里的流动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凉读帖
后一篇:家的编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