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有事故,多有风光

(2025-04-16 09:44:17)
            大风天,天昏地暗的风,今年恶劣天气也多,不知怎么回事。前一次大风天,走在路上,感觉要被吹跑,从未有过的体验。
            这个大风天,别无他事,窝在家喝热茶,读红楼梦。“红楼梦”一直搁在案头,想到时随手翻几章,从哪里都可读下去,读毕再搁一边,另一个时候再读,一样没有隔。没有哪一本书能像读这本书一样随意,就像去一个熟悉喜欢的人家串个门,只有安心舒展,没有人给我讲道理,没有老八股,没有要发生个什么事,全没有。胡兰成说红楼梦前80回,少有事故,多有风光,很贴切。真正好的东西皆如此,常读常新。清新气和悲悯心是同样存在的,人置身于一种大时,才不觉促刻和局限,像一种游荡。好文章就是游荡,字里行间一种松,山河无限,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到的那节是香菱学做诗,一个不知自己命运悲苦的女孩,对诗意有一种本能的向往。她读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认为好,向黛玉讨教,黛玉告诉她:断不可看这样的诗,因为不知诗,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如果真心想学,让她读王摩诘(王维)全集,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杜甫)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李白)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有这这三个人做底,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瘐,鲍(建安七子)等人一看,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学任何东西,可以不会,但要知什么是真正的好。这个是关键,眼光很重要。一段时间后,香菱开始能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写得朴素,情境却别致。什么是好,这个命题终不过时。一代代的人,审美和理解力,如果退化,是多么悲哀的事。
            接下来再看,就是大雪天,大观园一群年轻人作诗吃鹿肉赏梅,那是大观园人气最旺的时段,女孩们各有各的美,对未知的命运无知无觉,她们只是开心,美得像一朵花,多么好看。元迎探惜,宝钗黛玉,湘芸,宝琴,邢岫烟,李纨寡婶的女儿李纹李绮一并聚到大观园,凤姐儿、李纨年长牵头,加宝玉,余下不过十五六岁,开诗社玩乐。搓绵扯絮般的雪,足有一尺厚,雪中咏梅。贾母自然来凑趣,做诗,猜灯迷,众孙辈环绕,她兴致来了,喝点暖酒吃点醩鹌鹑腿子,与小字辈说说笑笑,贾母是红楼里最有福气的人,儿孙环绕,得人尊重,活得体面,没有看到衰败。那时尊老是一种本能,长辈有威信,小辈人把讨长辈开心视为应该。每每看到王熙凤说段子讨笑贾母时,都对她有十足好感,长幼尊卑是一件郑重的事。人世变幻,一件件郑重的事变得怠慢,也是一种退步。
            窗外大风,心情平常,“红楼梦”让我安宁。”红楼梦”是这样,萧红的“呼兰河传”也是这样,写悲欢都是平静的语气,并没发生什么,没有八股气,没有说教意识。
            少有事故,多有风光。对的,一种笼罩。就像曾经很喜欢的一家酒店,低调,进去就像一种笼罩,与什么豪华高科技都无关,从视线到气味到空间氛围,只是笼罩。万事万物,好就是一种风光,一种氛围。氛围是钱堆不出来的,有的自然有,没有就是没有。就像真正的幸福只能是多余的溢出来,自然而然,硬做是做不出来的。过了中年,大概明白,遇人,不说话,只需一眼扫过,大概感受就八九不离十,没办法的。真正的感受只是悲悯。那种大而空,那种满,那种面上的好,从来也打动不了我。
            听一个访谈,有人聊到,年轻时到国外去生活,带的中文书只有“红楼梦”和“从文自传”,顿觉有知己之感。好书并不多,重读就是一种更新,常读常新,风光无限。就像最近又重看王家卫的剧集“繁花”,还是喜欢,那种生机扑面而来,他抓核很准,理解力透彻,虽然与原著差别很大,但异曲同工,另有一种风光,真正理解了年代氛围,有一句台词:走在1993年的上海南京路,那是一个感觉要飞起来的年代。好剧也是一种笼罩。
            并没发生什么,我们记住的只是氛围的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天的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