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猫喜欢的家

(2024-05-08 09:49:26)
            宫崎骏先生的最后一部电影上映,也去看了,名字很喜欢: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名字类似阿加莎一部书,很喜欢阿加莎那本有关叙利亚考古的书,无处不透露幽默,书中文名是:”说吧,叙利亚”,英文名是COME,TELL ME HOW YOU LIVE,显然英文名更好。当时因中文名,我错过这本书很久。   
            回到宫崎骏先生,更喜欢他旧时的影片“龙猫”,人大概总有某种偏好吧,“龙猫”某种东西最能打动我,我想,是有关家的某种情愫吧。“龙猫”里的家,背后有一座小山,前方有小河,夏天无处不在,那是宫崎骏童年时家的模样。
             大师先生大概也偏爱“龙猫”,他为龙猫画了一本关于家的素描书。他工作闲暇喜散步,寻访中央线沿线的旧宅,那些建于关东大地震后的大正末年到昭和初年的家,寻找龙猫愿意住进的家和庭院。龙猫是森林的精灵,偶尔暗自住进人类的家中,龙猫想住的家是什么样?宫崎骏先生用素猫画下了庭院,树木,木窗,通往庭院的走廊,还有那个四叠半有两面玻璃窗的小书房。
            那些房子都保持着旧模样,屋主守着古旧和不方便,维持原貌。大概每所老房子都有一个固执的老主人:就是不喜欢铝窗,就是不喜太过规整的庭院,喜欢自然长成的样子,认为过于修剪的庭院显得小气,自然生长才符合规律。
            他提起从事建筑行业的伯父,学生时代常以“欣赏住宅”名义敲开陌生人的家门,声明自己是建筑专业的学生,请对方允许自己参观住宅,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得到允许。他暗自猜测伯父当年是不是为了主人招待的点心而去。 如今早已不再是那样的时代,主人小心警惕是理所当然。他的寻访也并非畅通无阻。
         大师先生画下了庭院的素描图,我个人非常喜欢翻看这些有关家的素描:小道,篱芭上的蔷薇,柿子树,木窗框,小池塘里金鱼藻与睡莲,水仙处处,与邻家树木浑然相连,龙柏,紫薇,黄杨,山茶,小巧的通道,像一个欢迎语。
            有一间老式平房,除了安装雨水管,没有任何扩建和改造,油漆已开始剥落,但并不荒芜,房子和草木一样,越老越睿智。从敞开的窗口,可以望见盏古老的台灯。宫崎骏先生喜欢这幢老屋,他说整个家如同一篇出色的超短篇小说,如果有女孩在这个家里长大,定会是个活泼健康的美人。说得真好啊。
            另一间老宅,院子里种了榉树,凉风吹来,小鸟飞过。有外廊,是客厅与庭院的过度,像补句。夏天,可以打开玻璃门,在客厅里打个盹,清风习习。宫崎骏先生说,住宅不断走向密封化,仿佛要全面驱赶外界环境,人的精神构造也会越来越封闭。拥有能闲望的庭院,拥有明亮的走廊,龙猫也会想走一走吧。这间老宅有一个四叠半的温柔空间,是小书房,在凸角处,从两个方向朝庭院开窗,一株杜鹃掩映窗口。我是多么喜欢这样的空间啊,在这样的空间读书可以想像的幸福。宫崎峻先生说,他幼年时曾频繁出入几乎一模一样的空间 ,那是邻居姐姐的房间,他在那里借了人生第一本全是字的书。回到这间昭和八年建的老宅,主人为了让两个女儿在充足的阳光中无碍的玩耍,院子里有白色秋千,那条走廊以女儿名字命名为“K子的走廊”。负责擦这块地板,曾是母亲布置给女儿的家务;小巧的樱桃树也被命句为“K子的树”,自然由女儿来照料。K女士年长后,继承家宅,无时不回忆起同母亲生活的点滴,房子是有记忆的。她喜欢仰望古老的野茉莉树,喜欢从树叶间隙洒下的阳光。她说,每修缮一次,房子的寿命就延长十年,她会和丈夫一直住下去。寻访中,宫崎骏先生看到走廊上飘着洗净的白衬衣,很是感动。白衬衣,朴素清爽,越洗越旧好,那是日式生活崇尚的精神。
            宫崎骏先生寻访的第三个住宅,位于吉祥寺本町,院子里有一株古樱树,手都抱不住了,宅子的主人是一位老奶奶。屋内,旧钢琴和书架占据大半空间,主人曾是有故事的老夫妇,老先生已走了。旧时,老先生受牢狱之灾,后平反。妻子每天给被判为思想犯的丈夫送饭,丈夫被赶出大学,她就教钢琴,做英语家教,维持生计,能伸能屈。樱花树和厚朴树是丈夫出狱时,为纪念而种下……如今已是手抱不过来了。老奶奶对来客说,抱一抱树试试……每一所房子,透露出不同的气息,那是因为住在其中的人,性情各异。
            房子是多么神奇啊,因人而神奇。
            宫崎骏先生素描书里画有一间旧屋茶室,印象深刻。这一家住着九十八岁的老爷爷,早年从官场退出,退得干脆利落,住在老宅里赏赏小景,乐观开朗度日。对旧宅唯一的改造是扩建了茶室,茶室风水流淌,满目葱郁,可爱的宫崎骏先生画了一只龙猫端坐在茶室,这里自然是龙猫喜欢呆的地方。老宅厨房没有装热水器,也没有换气扇,老先生一直的格言是简朴为训:这样也能过得去,这样也好。宫崎峻先生说我们总是把退休挂在嘴边,又害怕与社会断联系,手忙脚乱紧紧握某些身份。老先生是真正潇洒的人,干脆利落,说退就退,曾经的一切让它化为浮云。判断一个人,其实简单,看他是否知行合一,真实为上。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太多了,也只能笑看了,不要当一回事的。网络时代,言辞过多,表演过多,很多是可以一略而过,不必当真,不必效仿的。
            从另一角度看,住在这样老宅的人大概比较长寿,子孙绵延不绝。想起了“千年京都”里章子小姐的家,想起了“小春日和”里修一和英子夫妇共度一生的房子,那些爱家守护老宅的人,多半运道不错的。心里有惜,惜自己拥有的东西而不是追寻自己没有的,这也该是当代人要补的功课吧。人们容易把眼睛盯向自己没有的,让自己的位置空着,去找别的东西……同样的,我喜欢的还有台湾叶怡兰女士“家的模样”,90平米的家,住了二十多年,把最好的风景留给客厅兼书房、厨房,因为那是最需要阳光和风景的。一个家,住到最后,不是房子,而是主人的模样。
            宫崎骏先生不喜欢看时尚住宅、豪华装修,他喜欢看“暗面”的家,看人内心深处的东西,他坚信世间有不可思议的东西存在。现代化的住宅,没暗面,没想像空间,他说小时候,旱厕背面的那片黑暗,给孩子们无穷想像力。没有那些空间,宫崎骏先生的龙猫哪里去找?
            书里还讲到路,大师先生也不喜欢那些一眼望到头的笔直大路,总感觉走得很累。他说,过去的青梅街道,走着走着会发现有座小寺庙,进去看一眼,再走又出现低洼的湿地,有的屋后还保留着水田,走路会有各种各样的发现,趣味横生。想起2014年我去日本,在大阪短暂停留,一段迷路的经历:迷恋看那些带小庭院的宅子,宅子尽头有水田,转角处有古老的神社,这样的空间让我兜兜转转,居然忘记了自己在异乡,以至最后有些迷路,回忆半天,抬头看远处的广告牌,才找到方向。那是多美的迷路经历啊,过去多年,还记得。
           宫崎骏先生说,所谓的家,是人,住宅,植物一起生长的空间。如今,房子变成了商品,人们只看到价值,却忽略了一家人的生长空间及传承,做不到爱护房子,与房子共生长,再贵的房子也变得廉价。永远记得,人才是最重要的。
           怀念那些龙猫喜欢的家,怀念那个有阳光也有阴影的时代。
           翻完这本素描,又找出了那本 “故乡,我心底的风景”,原田泰治的图册非常适合初夏翻阅,这个季节,它再一次成为我的枕边书。喜欢书中的房子和蜻蜓池塘,那些夏天的模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