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月忽已晚

(2024-04-24 11:11:50)
             去图书馆听讲座,有关南北朝时期的古诗十九首。很巧,两边各有一位老人家,左边一老妇,听得认真,带着茶水。另一侧,一老头,笔记工工整整,厚厚一大本,因为字大,我略看了一眼,有数次讲座的记录,还带着移动写字板,看来是听讲座达人。老人家,也有精神追求的。
            从我自己的认知来说,讲座并非有期待的精彩,但是籍此延伸,可以复习一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赋体,永是潇潇洒洒。比如曹植“洛神赋”好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明眸善睐,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看看,都是“洛神赋”的语言,描写仪态的语言,是有画面和音乐的语言,美丽动听。古诗十九首,也有不少好听的句子,我用好听,古早的语言是有音乐性的。比如:道路阻且长,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努力加餐饭……简洁,意境丰沛,绵延不绝,口感佳美。听讲座么,只是一个契机。
            某个周末,购票去听了场演唱会“狮子山下”,“狮子山下”是当年港人勉励自身的歌曲,唱颂流传已久。对香港,我有一种莫明的情结。也是期待值有点高,期待高了就有失望。那场演出,有半场是跟香港相关的旧歌,东方明珠,我的中国心,狮子山下,不过是歌剧唱者唱的,唱功很好,但是流行歌有流行歌的体系,跟唱功有关,但还有其他复杂的感情表达,这个就不好说了。演出没达到我心目中的样子,也没什么,并不妨碍我回来把罗文版的“狮子山下”找出来重温: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欢笑多于唏嘘,一句道出人生的真实向往吧。
            现在对于人生中时不时冒出来的失望,也能正视,把它当一个契机吧。一个重温古老的文字、旧曲的契机。由着这个契机,能有不少新的体会,就无所谓失不失望了。
            比如看到“洛神赋”的描写,想到圣经的雅歌,那是最美的情诗。
            也想到那个读圣经的下午。 那个下午,妈妈要外出,我正好过去,可以陪爸爸。爸爸在午睡,我在小书房,午后的宁静。
            慢慢翻阅窗边小桌上父亲常读的一本圣经,一字一句读到心里去。那些鲜活的语言,隔着时光与我重逢。“圣经”很多年前非常喜欢,当文学书读的。我并无宗教信仰,但“圣经”的文字,的确是神的语言,当然佛经也是如此。金刚经,心经,维摩诘经,语言凝炼佳美,颊齿留香。
           父亲晚年有信仰,一本“圣经”用笔划得密密麻麻,这符合他的个性。
           而我的心境,与多年前读时已不一样,可它仍然是美的,美是一种永恒。跨越时空,不分国界,不分人群。它逶迤而来,流淌远去。
           小书房朝北,小小空间,格外静宓。
          一字一句读“雅歌”部分:你的肚脐如圆杯,不缺调和的酒| 你的腰如一堆麦子,周围有百合花|  你的眼在帕子内好像鸽子眼。你的牙齿如新剪毛的一群母羊,洗净上来,个个都有双生|  你的两太阳在帕子里如一块石榴……他的两腮如香花畦,如香草台,他的嘴唇像百合花,且滴下没药汁…… “雅歌”里左一个良人,右一个良人。不是最美情诗是什么?天起凉风,日影飞去。美不胜收。
            在圣经里,得智慧,“这便医治你的肚脐,滋润你的百骨。”
            “凡事都有定期,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窗外有风,这个下午,我在美妙的语言得滋养。
            3点多,爸午睡起来,开始陪他讲话。我们父女单独在一起的时间从小到大都是屈指可数。这样一个下午好像也挺特别的。发现他看书手抄的一张纸,是一些生僻字注音。我看到有一个字读音不对,提示他,他就要翻字典再查,我和他一起查。于是,我与新华字典得以重逢,从偏旁开查,查到,父亲果然错了,他说字典是好老师。查完字典,聊聊圣经,父亲跟我看的角度不一样,我只读其中的旧约部分,诗篇、传道书、箴言、雅歌,当文学书看的,而父亲是信仰之读。让我们各自保留吧。片刻后,我们的目光共同投向窗外。开始谈房屋的朝向、风、树,不远处的街道,窗外的鸽子也成为我们的谈论话题,有一句没一句的,老人其实是需要交流的。再不爱说话的人也有交流的愿望。
            父母家住15层,目光可以纵伸很远。于时,我们从眼前的树,楼下的房子,街道,不远处的一所大学教学楼,谈到远方的立交桥,再远处依稀可见的一角湖水。爸说,树好,树如和房子平视,可以吸收更多氧气;南风,东风是温和的风。爸说,立交桥上车穿流不息。车好多。
            我教他二十四节气,说马上谷雨了,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过后,夏天就来了。一个月两个节气,一季六个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周而复始。我在说着这一切时,时间已悄悄流逝。当下已成过去。古诗十九首里“岁月忽已晚”的心境,现在多少能体会一些了。岁月忽已晚,汉代的诗,跨越时空,来到了2024年的暮春时节,与我交汇。是那个讲座的延伸。
            爸,喝水;爸,上厕所,时不时提醒他。发现老人老了,变得越来像小孩,有时会尿不及时。我也会很随口的提醒他。
            一晃已到晚餐时间,妈要稍晚才回。给他弄简单的晚餐,中午的鲜菜头汤,剁了鲜菠菜末,黑木耳末,煮烫饭,淋点麻油,很可口,又好消化,爸吃了一大碗。他的胃口一直不错。陪他看一会电视,在讲中医,爸是西医,对中医向来不置可否,看我还挺有兴趣,也没评价什么,只是说一切要有科学依据。我没有在他面前提起我这两天在看一本有意思的中医书,觉得有启发。我们父女在很多方面不相同,连我妈也说,你跟你爸性格差别巨大。亲人之间,大多时候也是各自保留。很多时候也是熟悉的陌生人吧。我的世界他进不了,他的世界某种角度我也进不去。这不妨碍我们是至亲的人。
            前段,翻阅“天长地久”,龙应台提到自从老父开车闯祸后,被动交出了车钥匙,以前他喜欢开车带着老母四处游玩。从钥匙被女儿粗暴没收的那一刻起,他基本不再出门,也是从那一刻开始,他直线下坠,疾速衰老,奔向死亡……“天长地久”,从香港买回的,是喜欢的书。
           今年突然就不太敢远行,不能一天之内回来的地方不敢去,父母年岁已高,一则喜一则忧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