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雨天

(2023-04-17 09:34:01)
            又是雨天去杭州,三月的那个初春时节。前一次雨天,过去了十年吧,那次带着小孩,他应该是刚小学毕业。那次住的一间山里客舍,记得他在院子地板上捉蜗牛。那个喜欢蚂蚁和蜗牛的小孩转眼已长大离家了,如今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有时想,如果时光倒流,我可能会有更多耐心吧,小孩多可爱啊,是我们总习惯以长者的眼光去要求他们。
            心血来潮坐了一次绿皮火车,夕发朝至,好久未坐夜行火车了。还真是择床的人,居然一夜失眠。不过,也没什么的,偶尔一晚睡不好,第二天还是精神百倍的,想自己从未在旅途中感到累,是天生的行走之人吧。看到那些跟在摇旗子的旅行团队后,被带到人多拥挤的景点参观的人,就在心里叹息,趁着能走的时候多走吧,不要被人领着看。
  
            雨天清晨,走天竺一路,赶早人少。公交车一路,经植物园,茅家埠,灵隐,中天竺,上天竺,一路还可以到梅家坞、九溪,这一路茶园、水系、寺院、村落,春天像仙境。从某一站下来,开始走天竺游步道,山中溪流淙淙,茶园,小径,寺院里钟声隐约,间杂几株樱树、古桥、樱花,春雨绵绵,在溪边在雨中赏樱才清美无限啊。清晨人少,随时停下来,雨还在下,杭州是适合雨天啊。这里不是景点,要步行才能来。杭州极适合步行,真适合喜欢随意走路的人,处处是景,景点是自己发明的。一路茶园云蒸雾绕,明前采茶正忙,这里很像日本京都的哲学小道,更有古意。一路看标识,脑子有个大概结构图,去到哪里有多远,自己在哪个位置。在行走中常常有一种感恩心和喜悦感。好好感受,方不辜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你说一个地方好,人家完全体会不到,因为美,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地。不要随便听人推荐去打卡,感受是自己的。出口处是一寺院,随意走走,少人的寺院也是好看的,像平常之地一样去欣赏,看建筑格局,看树看花,古玉兰500年了,花期已过,反倒清静。壁上书“微笑是百药之王”,看到弥勒佛,笑口常开。方丈室的位置真真好,门前置松,背后临山,庭前面一小园子。门紧闭。
             寺前出门一小咖啡馆,方寸之地,露台对山,一树梨花,坐下来消化一会儿。山中,雨天,清晨,空气有泥土茶园的清甜气。看到美好的事物也是要即时消化的,停留半小时一小时是必要的。山中走走停停,喝喝茶吃吃饭,是杭州人的周末日常,转身就换人间,不必去别城了。这一路,咖啡、茶室对茶园,小面馆临溪而居。坐得住的人有福了。再走,遇一种茶人家的小铺子,茶铺简拙,看他们新采的明前茶,还未炒,叶子金贵得很。中年妇人讲从母亲那一代就开始种茶,自家有茶山。一小撮鲜绿茶泡玻璃杯里,歇一脚,喝口茶,洗洗心,隔马路是一寺院楼阁,再远处是茶园,从里到外,笼罩初春的绿盈盈水润润。听妇人讲讲采茶的辛苦,明前明后交替季,采茶得亲自上,是不假人手的,因为技术不过关,就好像打坏一锅羹,妇人讲自己是修行人,说师傅讲自己嗓门太大,太急。也说我,看上去不错,不过还是有事未放下,有浮燥气。自认还算是清静之人,还是被说有浮燥气,大概是久居山中的人,感受得出来吧。惭愧自己的短缺和修身不够,也是敲一记警钟。山中妇人的课堂,听者有意吧。看公汽站有一站名“立马回头”,会心一笑。尘世之人,总是脱不了浅薄之气吧,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另一路去到茶叶博物馆,一样是雨天,那两天雨不停歇,走路不停歇,鞋子湿透,也没关系,任何事情,总是有代价的。四平八稳人云亦云哪能体会到真正的美。茶园,溪流,茅舍,茶室,开放式的入口,茵茵盈盈,雨天雾气蒸腾,远山黛眉,眼前一株樱树,杭州的柔是哪个城市都不及的,在杭州,时时感觉舒适和喜悦。樱花,茅屋、溪涧,掩映才成趣,是不必特地看了。遇一个紫砂壶展,其中有个小壶世界,壶小如香椽,杯如核桃,潮汕功夫茶具,以小为贵,乾坤天地,不在大小,以适宜为上。茶博馆的地面都是历代书法家写的“茶”,喜欢金农和徐渭的字。一个茶字,联结起历史和世界,茶中有乾坤,只是一个行业,如同写字一样,写得好的很少,做得好的也少,欣赏就是了,感受就是了,得意境得真味,不必牵强附会,不懂装懂。茶博馆走走停停喝喝茶,皆是一种天然之气,这种天然之气非杭州莫属。
            晚餐点了小份龙井虾仁和小盅黄鱼羹,这样的清新菜,算是应景春天了,吃得干干净净一点不剩,才是一种敬。窗外细雨,池塘星星点点,杭州水多,这样的温润盈绕,总让人心头一软。吃完搭公交返回,遇两个妇人刚从茶园采茶归来,披雨衣,戴斗笠,背背篓,看花容易绣花难的,看上去很美的事,背后都有艰辛,哪一行不是如此呢?
     
             喜欢杨公堤的树,久久地看,姿态奇绝,排山倒海之势。杭州的星巴客都开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清晨,选一间园林里的星巴客吃个早餐也是惬意的,屋檐滴雨,北山路车来车往,古树林立,眼前正对一株樟树,笼罩四野的感觉。这个清晨,富裕而饱足,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咖啡早餐,那半个一个小时,听雨看树与古为邻。还有一间是开在竹园里的,不是景点,没什么人,倒真是独享一隅。人说杭州春天人多,也是要分的,看什么时段,什么地方,如果愿意步行,多的是清幽之地。雨中的白堤,倒真应了张岱的话,湖心亭看雪:湖上一点、舟中一粒。白堤、孤山是适合远观的,如水墨画,盈盈润润。这个雨天,北山路从头走到尾,老别墅、饭店、书店,2019年带父母来,住北山路一带,也很喜欢。这次路过,遇一间废弃寺院 ,隐藏在窄门深处,别有洞天,园中设咖啡馆,上到二楼,背面一株老樱树,满树繁花,雨不停歇,花瓣铺满长廊瓦屋,树下一汪清潭,花随水流,此情此景,空寂无人,鸟鸣不歇,真真哑口无言。抬眼处,寺院山道瓦檐,百年古树,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绿,樱花是用来偶遇的。今年没有特地看花,倒是偶遇几个惊心动魄的樱花瞬间。只能感恩,每时每刻,用心记住。   
             去了西泠印社,喜欢西泠印社的小,一如喜欢苏州的网师园。那种格局别有洞天,有一种气淡神闲。篆刻长廊,展有傅抱石“换了人间”,齐百石“鲁班门下”,吴昌硕的“破荷亭”,大师云集,下笔却有拙气和天真,人家随意写,你随意看,这个境界就格外好了。这个雨天,廊下小站一会儿,也如获一股子真气。印社的泉眼不少,在在处处,也是有灵气的。有时想,信仰是什么,看到美时,心里起敬畏,信仰就在了。

             临上高铁前的两个小时,去了一家书店。很喜欢,很多原版画册和日文杂志,可以翻看,这一点是好的,点杯咖啡,就沉浸在画册里了,小村雪黛的春告鸟,美人春天,杨柳依依,美人是柔的,舒展妩媚,浑然天成,胜在姿态,画得好的以姿态胜出。小村是画插图和书封面的,就是现在的图书设计师,品味超前。另一册是莫兰迪画册,灰咖灰蓝灰绿,笼一层灰,连焦糖也着了灰调,是我喜欢的,每一页停留好久,所有的宏大气势都不属于莫兰迪,他的画似乎一成不变,却又处处不同,没有自我,只有存在,和本该如此。画中看到一种宁静和长长久久的东西,多么有福,雨又大了。
            杭州两日,雨不停歇,我一直在步行,穿梭在山间,茶园,小径,古道。杭州还有许多夜行山道,比如那片竹林山道,实足卧虎藏龙,山不高,爬过去就是西湖,杭州本地人的锦衣夜行,总是安全而诗意的,那里是没有游客的。
            隔日,再细读明代高濂的“四时幽赏录”,薄薄一册,读来余味四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