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樱花和数株海棠相掩映,是好看的,只有早上,才可以安静的赏花,那些“拍照蝗虫们”还没出来占据地盘。真喜欢海棠,有一种妩媚和清雅,香气隐约。在花树下穿梭,树下挂几只鸟笼,是老人在溜鸟,看着笼中鸟在不停地扑腾挣扎,外面春光无限,可它是关在笼子里的,在所有宠物中,鸟是最不幸的,它本是天高任鸟飞的,却被限在方寸之地。花树下小坐或小酌,方不显辜负,可惜很难实现,退一步,能好好停留片刻,已是清福无限。两株有年头的海棠,一树繁花,绕树三匝,鸟鸣不歇。
记录月初看的一场画展,是跟电影相关的,因为电影去看这个展,跟画倒好像不相干似的。画家疫情期间,看了不少经典片,遇到喜欢的画面就取一个场景凝固在画作上,这个思路果然是好看的。普通水彩画,小页幅,色调纯粹,给人带来意外惊喜。后来在滚动影像中听到画家自述喜欢欧洲片的色彩和构图,倒是说到点子上了,很多欧洲片导演本人是摄影师,每一帧都是有视角的,电影本身就好像流淌的画展,是在传达一种美。艺术本是相通的,喜欢这种融通和理解后的二度再现。
喜欢电影,电影带给我不少盛宴,就像另一个人生,把有限的人生放大了数倍。好电影带给你审美、色彩、音乐、情怀,宛如一场精神盛宴。一直以来,看到好电影就像寒天里洗了个热水澡,每个毛孔都舒展。跟电影相关的往事,一说就是一路。DVD时代,因热爱,买了不少影碟,以前还有专门的影碟店,经常去淘碟,曾遇一影碟铺老板,极有意思,问到任何一部电影,导演、演员上下三代讲得清清楚楚,问他看过没?答:没有……当年,开影碟店音碟店的多少有神人之感,文化丰沛的年代,街头巷尾都有各类“牛人”。想起初春,在苏州遇一黑胶唱片铺,很多蓝光DVD卖。壁上挂一幅莫兰迪色画作,指着画问老板:莫兰迪啊,老板笑,是莫兰迪风格,一朋友画的。因莫兰迪,老板话多起来,说自家店开了二三十年,还说现在流行网上看电影,但网上片源图像分辩率和音质都简化了,远不如影碟的质感,我说家里DVD机都坏了好多年了,现在很少用影碟片源了。他说看碟的习惯还得重新捡起来,一幅恨铁不成铁钢的表情。
曾经到一地旅行前,每每先看过相关的电影,比如越南,是从越南影片开始喜欢这个国度的,青木瓜之味、垂直时光、三轮车夫,当然还有杜拉斯的“情人”……那个湿嗒嗒郁葱葱的国度,充满了某种视觉上的性感。当地,咖啡像水一样普通,现在回忆起来,第一口好喝的还是越南街头4元一杯的的咖啡,直接、香醇、随时随地,视觉口感充分激发,真越南啊。
作为一个跟文字打交道的人,没有画家的即兴定格,却写了不少跟电影相关的文字,总有十来万字了吧,一直存放着,未来的某一天若有机缘,倒是想出一本电影书的。
说回到电影画展,我不懂绘画技巧,只是一种视觉审美。普通水彩画,因着色彩、构图取之有道,每一幅画都是影片场景定格,可以停留很久。大部分片看过,想想为什么画家会选取这幅画来代表这部电影。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骑自行车的男孩,画面是褚黄意大利色调。
“战地情人”
,二战片,希腊岛上,阳光,院子,餐桌,围裙,木窗,碎花衣,切菜,少妇脸上的阳光;
“英国病人”,二战片,翁达杰原著,山洞里、壁上图腾、油灯,女主人公低头写日记,记得这个场景的音乐,是让人起鸡皮疙瘩的。
“沉静如海”,二战片,窗台上一盆花,紧闭的木格窗,定格,真是定格了,似乎听到片中的巴赫平均率。
“鸟鸣”,一战片,树荫长廊间挽发髻的妇人、长裙,空气中依稀有鸟鸣的宁静,很喜欢这幅画。
“乡愁”,灰色调、灰绿色调,灰跟淡绿、土褐色是很协调的,意大利的俄国音乐家,客死异乡。导演塔可夫斯基,他本人是摄影师,看过他的一本拍立得画册,非常喜欢书中的构图和色彩,那一版是外版,太过昂贵,当时犹豫了一下,没买,后来一直念着,却再也没遇到心怡的版本。
欧洲拍的战争片很少拍正面战争,而是通过拍另一侧面的美好,来烘托一种残酷,或者说更残酷。真正的残酷是让美好的东西破碎。类似的还有“美丽人生”……
灰,灰蓝,灰褐,土黄,苍绿,一些雾蒙蒙的色调,是我喜欢的低几度的色调,低几度,如同降火气。很多看过的片,云上的日子、托斯卡纳艳阳下、布达佩斯之恋、呼啸山庄、邮差……
那个下午,在电影里行走,是一次愉快的时间定格。因之对色彩、构图都有兴趣,平时用到的色彩其实单一,不是黑就是灰,其实有很多过度色是很好看的,比如云灰配米色,焦糖色配咖灰或豆沙色,青灰配云雾灰,灰有很层次,咖也有很多层次,某一个层次的一度相逢,就激发出一次新的谐调,深一点浅一点都是多余。看过一次图册中淀蓝和沉黄的家居配色,非常高级。自己的色彩表达,不像画家那样可以落笔,落到平日也不过是普通服装搭配、家居布置的色调,仅此而已。路上遇穿搭谐调的,会多望几眼。比如某次在火车上遇一中年女人,浅咖长毛衣,深咖七分裤,搭小沿草帽,板鞋,也干净利索。深蓝浅灰的搭配、无限一身黑的利落,好看平底鞋的点晴,搭得好,就有点晴之笔出现,整个人就随之生动起来。就如春花,掩映为美,不宜过分热闹,桃花太热闹,而海棠有静气,海棠和樱花搭,就很美,和桃花相映,则格格不入。
回到家中,夜里舍不得睡,翻一本色彩的书。色彩,中国古代的天青色等烟雨里有、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里,我在美里,舍不得睡去。
这半生都喜欢无用之物,也真成了无用之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