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1个点 购买力下降3个点
-------
房价与购买力成反比 魏雅华
高位运行的物价每上涨1个点
购买力会下降3个点。物价与购买力成反比。当物价越过临界点之后,物价上涨越快,与普通平民的购买力差距越大,其放大倍数越大。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关于物价的商业常识。
在这件事上,中国民航业比中国房地产业聪明得多。你只要看看那一天一变的机票价格,你就会明白,中国民航业的市场机制反应有多么灵敏,中国民航业的机票价格对空载率的反应机制有多么灵活。
不要忘记,中国民航业曾经是中国垄断程度最高的行业。尽管时至今日,中国民航业仍是中国垄断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如果仅就垄断程度而言,中国民航业还高于中国房地产业。但由于中国房地产业缺少灵敏的市场反应机制,所以中国房地产业所积累的风险,远远大于不断在释放风险的中国民航业。
让我们来看看2006年末到2007年的中国楼市。
2006年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与去年同期相比,商品房销售价格全线上涨,涨幅达5.2%。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方面,70个大中城市同比涨5.8%。
商品房销售价格全线上涨,那么销量也在同步上涨吗?
先看空置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快报数据显示,到11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3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9%。其中,商品住房空置面积6723万平方米,增长6.4%。
我们再来解剖一下反应较为灵敏,因此而具有典型意义的上海楼市。
据《东方早报》2007年1月5日报道:去年12月,上海住宅成交量再度大幅下降,降幅达37.3%。
2006年12月网上房地产的交易数据统计显示,当月住宅成交量为180万平方米,比11月再度大幅度下滑37.3%。去年11月的商品房成交量为287万平方米,环比降幅高达20.19%。
再据上海楼市监测系统“房产之窗”公布的数据显示,房市新年第一周成交大幅下降。上周上海商品房均价小幅攀升,成交量减少27.3%。
统计数据显示,上周沪上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为30.5万平方米,与前一周相比减少18.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7%。其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积23.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3%。
对此,“房产之窗”评论说,与目前火爆的股市相比,作为楼市晴雨表的新楼市场则表现的差强人意。时至年底,婚房、动拆迁等刚性需求购房已接近尾声,后续需求出现暂时性中断,而开发商仍未打算推出实质性降价,故成交状况没有出现突破性进展。
我们再看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统计及分析:2007年第一周商品房共成交41.37万平方米,环比上周大幅减少27.3%。其中,商品住宅成交24.96万平方米,较上周大幅减少25.0%,成交套数为1968套,减少627套。
从上海楼市的情况看,商品房均价的“小幅攀升”,所带来的结果是:成交量减少了27.3%。广州、北京、杭州均同此凉热。本文偏于篇幅,不一一评述。
如此看来,“房价上涨1个点
购买力下降3个点”的论断偏暖。
声明:此文为原创稿,报刊转载须征得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