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东欧行——第六天多瑙河三镇购物开启2017年4月13日(周四)多云

标签:
旅游情感文化杂谈图片 |
分类: 旅游随感 |
第六天
今天当地导游是一位女士,96年初中时随家人过来,如今定居匈牙利的华人。说是主修会计,但喜欢历史。一路在车上,她兴致勃勃地说着她所了解的匈牙利历史和文化,(匈牙利是总理制,学生对政治很关心,昨天又游行示威了,表示对当权者不满。匈牙利是匈奴的后代,被土耳其占领过。二战后受苏联控制“红色恐怖”,总理纳吉出逃后被枪毙了。匈牙利的水晶是捷克的三分之一价格,有14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在秤量货品的同时,上帝在秤量你的良心”等等。)因为言辞中有明显的政治倾向,特别是对学生的游行请愿等的表述,让有的队友听着不快,于是打断她的话。但有人反对,认为听听无妨。最后女士虽然还说着,但至少不张扬了。
今天要去多瑙河三镇,第一个是埃斯泰尔戈姆镇,是匈牙利宗教的发源地,一座19世纪的圣母大教堂,教堂内正面的油画表达着三层含义,是全球唯一的一幅。大厅里有许多临时的折叠椅,原来4月14到18日,是西方的重大节日复活节,将有大型活动。听说,今天起学生已开始放春假一周,企业也会放假。难怪一路上、城市各地,警察不少。在教堂门外,有艺人在吹曲,队友王少燕上前投币表示敬意。这位留着络腮胡子的艺人换上一曲《茉梨花》,看来这位慧眼识珠的艺人,果然有灵性。
教堂的外面就是一所大学和中专类学校。导游说,一般看房子的门口是否有国旗或校旗,这样来区分它们的功能。今天几栋房子都大门紧闭,应该放假了。
第二个维谢格拉德镇,说是眺望多瑙河全景的最佳地点,但山上的废墟,大车不能上,也没安排徒步上去。这时下起了毛毛雨,我们在杨柳岸的多瑙河边,拍上几张倩影。这时的多瑙河就像我们的烟雨江南,温柔委婉。同行的朱英(区教育局督学)忽然犯起职业病,提出要去看小镇的幼儿园,导游小静也兴致勃勃带我们过去。但最终还是一厢情愿地站在围栏外,看着洋娃娃们在草地上玩耍。小朋友好奇地奔到我们跟前,但远处七八双女教师的眼睛齐刷刷看着我们。用简单的英语向孩子们问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竟猎奇事小,弄不好国际影响事大,还是撤吧。但还是有收获,滑梯、翘板等都安置在杂草、树木没有人工凿痕的纯野外,也没有防滑地毯等,孩子们尽情地撒野、奔跑、打闹着。
第三个圣安德烈镇又名山丹丹镇。这个有着中文译名的小镇真得人心。选一家1780年的老屋酒家自费用餐,7 +7欧的匈牙利特色鱼汤、牛肉土豆浓汤,配给的多块面包片,我和朱英吃的心满意足,还连连留影。
逛小镇的特色店,一家匈牙利民族刺绣吸引了我,于是和国内的女儿连线,精挑细选了中意的台布,在好友朱英的帮助下,和不懂中文的女老板沟通成功,两件满意的绣品收入囊中。听说玲玲等人都觅得了称心的衣物,弘春还立马换上意大利产的新衣上路。果然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大家欢心满意地回车上。
欧洲行程今天过半了,观光的热情似乎在减退,看教堂、逛小镇,哥特式、巴洛克,市政厅、大广场,视觉冲击和大脑皮层的兴奋转为淡定从容。有的团友听到要看古堡竟不耐烦了,甚至提出能不去吗?为了满足大家的购物欲,挤出时间进了市区大卖场。
但我和朱英竟然啥都没有收获,最后悻悻然离场,还一时找不到北。原来超市里只收欧元纸币,我们并不知道,拿着草莓付欧元硬币时被拒,若手中10元纸币,找零了却是匈牙利币,而明天就要离开匈牙利国,所以只能放弃;上眼镜柜台,刚才还在的店员,转眼不见了,语言的不通,傻傻的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再去买鞋的柜台,看中了价廉物美的耐克鞋,信用卡支付,却被莫名其妙拒绝。一波三折,就不让我俩消费和贡献。看着其他人的收获满满,我们期待着下一站。
随着明天自费牛排等美食的开启,此次的东欧行,正由观景向购物转移,全程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