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哉!秦汉!这扬扬洒洒的四百年不仅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集权帝制时代,还为中国造就了第一个傲世四方的盛世。
无论你怎么评价秦始皇嬴政,但你都不可否认正是他将之前所有的圣贤视于无物的“狂悖”使他创造了“皇帝”这个让所有中国人都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名字。也正是他与吕不韦之间无法道清的联系,使得他的一生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正是这层神秘使他的血源与中原有了解不开的联系。虽然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肯定的记载了秦始皇是濮阳商人吕不韦的儿子,但在我心里,这个空前绝后的人物早以超越了地域的限制。你可以赞叹他的功业,也可以唾弃他的残暴,但你却不能不承认自从他出现在我们的历史中,就注定了他所做的一切将永世影响着我们的民族,只要我们的民族存在一天,他的名字就会永世流传。
历史造就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王中之王,接着马上又造就了两个出身最卑贱的人。陈胜、吴广两个同秦始皇一样永载史册的河南人,为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呐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心声。从此,那些被压迫的阶层都会在最困苦的时候用这句话来激励着自己与不公的世道抗争。
大自然从来都不是一个平均主义者,这就注定了他会让某个地方留下太多的故事,荥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楚汉相争的四年中,这里见证了血腥的杀戮,狡诈的阴谋,可歌可泣的忠诚,义薄云天的豪情。无数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这个地方起飞,一个个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如今这里只剩下青山一座、小涧一条,但谁又知道巍巍大汉王朝的命运也正是在这里决定的。自从“汉”字大旗举起的那天,我们的民族就有了自己的名字;自从汉军的红袍披在士兵的身上,一种用鲜血铸成的“中国红”就成了我们的颜色。我不知道是上天偏爱大汉王朝,还是大汉王朝确是应天而来。在她兴盛的数百年里,我们民族许多的思想和制度都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完善的,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变成了世界的中国,傲立东方,雄视全球。更是在这一时期,无数的中原才俊各显其能,为我们民族的文明做出了璀璨的贡献。
盛世令人向往,而生于盛世的豪杰们也是幸运的,他们的经历往往让后人乐道。但有时使人深刻的却恰恰是令人扼腕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末期,总是让人难过,而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志士,注定了悲惨的结局。东汉末年的洛阳,见证了无数儒生为了天下的大道与奸党佞臣们的斗争,常言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但如果没有这些以死捍卫真理的文人们近乎以卵击石式的抗争,那岂不是让在黑暗中的人们连一点光明都看不到了吗?每当看到东汉末年党锢之祸那段历史时,我都不禁会掩卷慨叹:“中原义士何其多也!”在那个黑暗到极点的时代,李膺、范滂、陈蕃、史弼等一个个形象各异的忠直之士用自己的星火之光照亮了整个时代,虽然终被黑暗吞没,但他们把一种铮铮铁骨的精神留给了后世,他们都是从中原走出的好儿郎,虽千年已过,他们慨然面对生死的一言一行仿佛犹在眼前。
四百年的悲欢离合,说不尽,道不完,就在我重新审视的时候,我才发现还是漏下了许多值得一书的中原之士——张耳、陈余、虞诩、卜式、铫期、钟繇等等。这四百多年,由于统治者对中原的经营和这一时期后近二百年的时间首都一直在中原的缘故,大量的中原才俊得到了展示的机会,他们没有辜负时代给予的机遇,用自己的能力造就了这个时代的辉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