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人居学者冯国亮
人居学者冯国亮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71
  • 关注人气:4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碳经济与生态地产

(2008-07-03 20:46:05)
标签:

油价

低碳经济

生态

绿色

节能减排

生态地产

房产

分类: 地产产品——产品研究
低碳经济与生态地产
油价关系国计民生,千家万户。
     早上看凤凰早班车,总能看到油价相关的消息:油价昨天又涨了多少, 百家基金正在炒作油价,石油美元正逐步变成绿色美元……有一些专家甚至预言:年内原油价 将涨到200美元/桶,如今看来这一切正一步步向我们逼近,而其中一则报道“油价涨了,日本笑了”让人很震惊,经历过能源危机的日本30多年来致力于提升新能源技术,如今这些技术正转化成新的 心竞争力,并开始向各国推销,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最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访华,据报道其主要目的是希望中国在减排中做出贡献,换言之做出让步,以在京都议定书失效后各国制定出新的方案来,形势正日益严峻,节能减排涉及国家利益及在新一轮世界大 局中的位置,值得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对于我们是挑战也是机遇,去年是节能减排元年,各行业、各地方都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我们也正抓紧时间搜集、整理生态产业相关政策法规及技术产品,积极开展 发,期待大家都能携起手来为迎接这场变革而努力!
低碳经济与生态地产
以前公建可以不考虑保温, 此在设计大众汽车4S店时柱外没有做,这些年来一直耿耿于怀。

趋势——发展模式转型

     近些年来地球变暖正在导致气候剧烈变化,气候灾难的潜在威胁关系到每一个人,使得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地球变暖的趋势,科学研究表明减缓气候变化必须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进程不断加快,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期,这势必将影响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激烈的全球能源竞争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也正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严重透支了我国的资源与环境,如果不能及早转型,则必然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局面,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与节能环保双重目标的平衡,就必须探索新的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跨越能源与环境的瓶颈,由此调整经济结构与转变增长方式,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大势所趋,而低碳经济的出现无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低碳经济与生态地产

设计奥迪汽车4S店时考虑了外保温,但开空调时一层冷,二层热,始终是个问题。

机遇——低碳经济兴起
     目前全球碳排放交易日趋活跃,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已经走上前台,“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经济模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产出”; 究表明,低碳经济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都会产生明显的正效益,同时也会为众多行业带来丰厚的价值回报,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被公认为是继工业革命、信息化革命之后改变世界经济的又一次革命浪潮。 
      低碳经济理念正在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未来的经济竞争将是以“低碳”为基础的竞争,谁能超前作出部署就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抢先将其发展为新经济增长点,如英国、瑞典、日本、美国等国抓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的巨大市场与商机,积极推销“低碳”为 心的技术服务, “低碳”服务由此正在逐步成为新兴的产业。低碳经济 疑也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更是难得的机遇。



潜力——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政府已经开始积极应对低碳经济的发展,科技部、环境部正在抓紧 究与部署,与“低碳”异曲同工的节能减排政策已经施行,如政府十一五规划报告中明确提出约束性节能减排指 :2010年的单位GDP能耗将比2005年降低20%等, 2007年也被定为节能减排元年,节能减排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若要实现节能减排目 ,政府必然会陆续出台涵盖政策、法规、金融、税收等各方面的积极举措,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引导政策、法律法规及市场机制呼之欲出,山雨欲来风满楼,预计这场新经济转型将不亚于以互联网、通讯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所带给我们的影响。
      形势正日趋明朗,抓住低碳经济的机遇,迎接挑战是房地产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这将是一次实现转型的大机遇,各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顺势而为,及早做好应对措施,开展技术 发与试点的 究工作, 快节能技术、提升能效技术、可再生材料技术以及减排技术等房地产领域低碳关键技术的创新,为大规模技术应用做好准备,努力将抢先转型转化为 心竞争力。
低碳经济与生态地产
玻璃建筑越来越多,其能耗与代价可想而知。
挑战——能耗污染突出
     “低碳”正在逐步成为各个行业的风向 ,而房地产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落实节能减排政策任重道远, 究表明目前建筑能耗已 到我国总能耗的27.5%,据专家介绍实际比例还要更高,房地产业的高能耗及所导致的环境污染涉及材料生产、施工建 及后期运行、拆除等各阶段,具体表现为:
    1、一般建筑建 过程与使用过程中的耗能比约为1:3,而房地产产品价  法体现后期运行与维护成本, 此大部分建筑在建 过程中优先控制成本,很少顾及后期运行与维护成本,由此 成的跷蹊板效应是 成能耗过高的重要原 。
    2、 统的建筑施工模式在建 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能耗浪费, 包括水、混凝土、钢材等。
    3、当前绝大部分住宅建筑等都以毛坯房形式交付,而后进行二次装修,这个类似小农经济的模式 成严重的能耗浪费与并产生大量的装修垃圾。
    4、目前大部分建筑材料为不可再生材料,在未来 十年内,目前建 的大部分建筑将产生数量惊人的不可再生的建筑垃圾,成为棘手的环境问题。
    5、目前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依然较低,大量使用取暖和制冷设备,浪费大量能源的同时也 成环境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
    6、生活与生产废水及雨水的回收利用率较低,由此 成的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并存。
低碳经济与生态地产
某新能源示范建筑经济性和社会效益预测
对策——发展生态地产
      上述现状是房地产全行业所面临的挑战,解决问题有赖于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同时也需要模式创新,发展生态地产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这里所指的生态地产是一种在生态理念指导下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即将房地产产品作为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在其全寿命周期(包括材料生产、设计、建 、运营、维护、改 、拆除和废弃物处理)各个阶段,在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性能、功能、质量、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理念有机地融入到设计与开发中,在建 成本、运营成本与环境成本之间进行综合平衡,谋求产品的生态溢价。生态地产主要表现为如下 个方面:
    1、进行产品生态设计
     自方案设计阶段起对设计、材料、设备、技术等各方面按照节能环保的原则进行评估,从能耗的角度对产品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充分考虑产品后期运行与维护成本,从而在投入(能源、材料)与产出(产品与废物)之间进行综合平衡,在评估基础上再进行优化设计;生态设计中优先考虑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坏事减少并不意味着好事增多”,生态设计中更多地通过能源循环来实现增值。
   2、选择节能环保型材料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对其环境属性( 害性、可回收利用性)进行充分考虑,并从建筑主体节能、优化利用常规能源、发掘利用可再生能源及降低对环境影响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平衡,优先选择可回收和可再生的环保材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选择低能耗的材料,以减少材料对环境的 坏;选择兼容性好的材料,以减少材料的种类,便于回收。
   3、优化产品生产模式
     建筑工业化生产与一次性装修到位能够有效降低施工能耗,并且能够减少施工垃圾,降低时间成本,由此带来的收益将非常可观,相对 统生产技术而言,不仅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较少,对环境危害最小,如果规模化推广中的成本瓶颈能够突 ,像制 汽车一  房子在未来若干年内将不再是梦想。
   4、按照绿色产品进行销售
     理论上生态型建筑产品全寿命运行总成本明显降低,如“生态住宅比普通住宅节能50%以上,节省采暖、空调耗能支出30%以上,节水15%-50%,节省用水支出15%-25%”,但销售阶段难免出现“低耗能高价 ”的问题, 此宜采用规模化生产及应用供需链管理模式在建 过程中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同时也要通过政府补贴、银行绿色按揭等措施分摊额外成本,销售过程中政府应允许通过绿色认证的产品价 比同类产品价 浮动一定比例;在具体操作中也应在产品说明书中详细阐述节能 准与运营总成本的对应关系,用数据与图形说话,引导绿色消费。
    。。。。。。

     综上,如今低碳经济正在向我们走来,并将逐步波及社会经济各个层面, 统房地产开发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 此跳出 统地产 局,以全球化的视角审视和引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用本土化的策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共同课题;低碳经济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为可能,同时也为各个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与 限商机,以低碳经济为源动力的房地产行业转型与产业升级即将拉开序幕,值得积极应对;低碳经济是朝阳产业,同时也是新生事物,处于探索阶段,各房地产企业需要联合起来,迎接低碳经济的挑战,就政策、技术、落地、人力资源、推广等方面问题进行多层次地交流,共同推进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发展。

     注:本文是之前为中城联盟内刊所写的一篇文 ,其中也吸收整合了很多方面的思想,写文 时也促发了我对房地产业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期待与大家一起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