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董藩老师商榷:房地产品牌需要特殊定义
前面谈到了对于房地产品牌的一些认识(对房地产品牌的几点认识、房地产公司加强品牌建设势在必行、当前房地产公司建立品牌的瓶颈、现阶段房地产行业品牌建设的特点),一些朋友参与了讨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品牌系列文章落笔之前见到了董藩老师的留言,于是一直期待着,今日终于得见《房地产其实没有品牌》一文;文章从“生产过程无法做到标准化;房地产很难快速实现市场份额的集中;没有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产品的差异性不明显;知名开发商的项目附加值不明显;规模效益不明显;一个开发项目的好坏,不直接取决于企业历史长短、开发公司的大小、开发经验的多少”六个方面阐释了房地产的特征与现状,并基于此论证房地产没有品牌。
与长期从事经济与品牌研究方面的专家相比我的认识可能没有那么深刻,见解可能有偏颇,但还是想简单谈一下不太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品牌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市场条件下,只要品牌的需求与价值存在,那么品牌就会存在。
从需求层面来看
房地产产品是生活必需消费品,但产品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作为重度消费品,对品牌的需求较高;随着客户多次置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成熟,对于品牌的认知度与认可度正逐年提升,因此房地产品牌在客户消费选择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此外无论公司还是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对品牌正面形象的需求,因此实力较强的房地产公司必然会顺应这种需求来加强品牌建设。
从价值层面来看
房地产品牌的直接作用体现为谋求品牌溢价,并有助于产品的销售,品牌驱动型公司能够达到的“手未出而占先机”的效果;间接作用表现在提升拿地、融资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可以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房地产行业,谁拥有了品牌谁就拥有了主动权,品牌的价值正在不断提升中;因此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公司参与其中,品牌升级与竞争在所难免。
从其它行业来看
文章所述六个方面确实是现状,也是房地产行业处于初级阶段的实证,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性及品牌建设时间相对比较短,品牌建设投入较高,在当前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中,一定时间内回报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很多公司并没有足够地重视,由此必然造成与其它行业相比,房地产行业整体品牌特征不太明显,在这个阶段谈品牌时代确实为时尚早,但其它一些行业也曾经历过相似的阶段,因此还是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随着行业的发展,其中“生产过程标准化;市场份额集中;产品差异性;规模效益”都有转化与提升的可能,因此可以说房地产行业距离品牌时代尚有待时日,但并非没有不可能。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及市场日趋成熟,品牌意识觉醒正在波及整个社会,一些行业品牌的迅速发展无疑也会影响到消费者与开发商,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房地产行业的品牌需求。
综上,正如董藩老师所阐述,与其它行业相比房地产行业特质化特征明显,并且转型与升级较为缓慢;但房地产品牌的需求与价值是客观存在,因此需要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来定义房地产品牌,界定房地产品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使研究与讨论更加有针对性。
《房地产其实没有品牌》一文最后:“正是这些企业的努力,引领着行业改善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使房地产业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要高度关注的应该是项目的品质,决定项目品质的是决策过程、生产过程、合作者的业绩和管理水平、项目区位,这些才是最主要的......”对此高度认同!
本博客推荐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