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势在必行
(2023-06-21 11:24:32)王学进: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势在必行
陌上青
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内有一块空地,如何合理利用这块空地,学校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的意见是将其打造成校园“微景观”,学校采纳了学生的建议,并将设计施工草图、确定施工方案及至如何施工都交给学生完成,经过二个月的敲敲打打,这处校园“微景观”已经完工,成了学生每天必去的打卡地。(6月20日甬派)
从记者提供的实景图看,该“微景观”并不微小,也不简单,从点缀其间的假山流水、木质桥梁和梅花桩,以及在池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金鱼中可知,该项目设计非常巧妙,施工非常用心,集科学性、艺术性、工程性于一体,真难以置信,它从设计到施工都是由学生完成的,不由人刮目相看。
我们不妨跳出实物从教育角度看其中的内涵。毫无疑义,学生在建造这一项目的过程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更重要的是他们过去从未接触过的工程思维(或者说设计师思维)第一次得到了训练,其意义不可小觑。我国2017年出台的《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将工程思维定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由此可见,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劳动教育受到普遍重视的当下,工程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就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就业现状分析,对中小学生加强工程教育尤为重要和迫切。《未来工作: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就业、技能和劳动力战略》报告指出,至2020年,就业市场对拥有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社交技能人才的需要会远高于对体力和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这一预见已经得到了证实。如今小学开设的STEM课程,承担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任务,也即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我们一定要重视并上好这门课程。
回到“微景观”本身,参与项目设计制造的40多位学生,他们完全当得起“小设计师”“小工程师”的称号,他们具备了STEM课程所要求的工程思维,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将多学科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他们通过组间讨论或者询问老师,不断完善设计草图和施工方案,对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在绘制设计图时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专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点也不逊色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