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理科生洪昊昀参加选美大赛是“不务正业”吗
(2023-05-22 10:56:15)王学进:理科生洪昊昀参加选美大赛是“不务正业”吗
5月19日晚上,第72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的各个奖项在云南一一揭晓。2017年从镇海中学毕业的宁波姑娘洪昊昀(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最终斩获了“人气冠军”和“东部冠军”两座奖杯。对此,有论者认为,对于立志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参加这样的比赛有点“不务正业”。(5月21日中国宁波网)
这一质疑有点意思,它反映了多数国人的一种惯常认知:一位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不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科研上,而是去参加选美大赛,这不是“不务正业”又是什么?由此类推,可以推导出诸如此类的质疑:家长反对孩子参加学校运动队,认为学生的职责就是读书,在运动场上跑跑跳跳就是“不务正业”;理科生偷偷看小说或者写小说,被老师查到,会挨批评,理由如上。
这种观念不但反映了质疑者的急功近利心态,更表明他们对何谓人才、怎样才能成才存在认知盲区。他们认为,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里,只有将自身某方面最大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方能在校内校外的内卷中突出重围,因此,理科生必须专攻数理化,文科生须专注于文史哲,如有跨界,就会招致“不务正业”的质疑。
人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而且这多种可能性并非处于“敌对状态”,有你无我,有我无你,彼此制约,而是相互成全,相得益彰的。譬如理科生爱看小说,爱写作,或者爱音乐,爱运动,且具有这方面天赋,难道会有碍于他的科学研究吗?爱因斯坦终生都爱拉小提琴,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大物理学家。袁隆平也是,虽然小提琴拉得不怎么样,但老爷子喜欢拉,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正是音乐赋予我无边的想象力。”
前段时间,微软的两大人物,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和人工智能开发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在出版的新书《The Future Computed》中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未来。他们认为,文科对未来开启人工智能的全面潜力至关重要。细数当今世界上的科技圈大佬,如微软的比尔·盖茨、谷歌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Facebook的“小扎”、百度的李彦宏、腾讯的马化腾、搜狗的王小川、创新工场的李开复等,哪个不是文理兼修的“理工男”?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23/05/21/0304874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