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通个下水管道花4360元,监管部门哪里去了
(2022-11-24 15:32:25)
王学进:通个下水管道花4360元
近日,家住江北区朱佳苑小区的张先生家厨房下水管道堵塞,于是上美团找了一名疏通管道的维修师傅,结果花了4360元,他越想越不对劲,第二天,他通过微信和维修师傅沟通,对方表示这些都是正常收费。他又联系了美团店家,对方表示让他和维修师傅自行协商解决,随后店家把张先生拉黑了。无奈,他只能联系律师,打算通过法律途径维权。(24日《宁波日报》)
百度一下,类似“注胶补漏”被骗、通下水管道被坑的新闻多了去了,但大多都是不了了之,被坑业主气不过,找平台商家理论,商家总是用各种理由敷衍搪塞,恶劣的如这家名叫“一博管道疏通”的店家,竟然把张先生拉黑了。后来记者找上门,才答应退还张先生200元管理费用,但维修师傅坚不肯退钱。
梳理这起事件的线索可知,“一博管道疏通”花钱入驻美团并借助平台做广告,接单后派单给维修师傅,师傅上门服务后却漫天要价,收钱后拍屁股走人,虽然有收费收据,但收据上显示师傅所属的“及时雨家政”并不存在。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套路,被坑的消费者想维权,没门。
张先生能否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成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张先生将为此付出很多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想想都头大,故大多数如我这样的冤大头,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还是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细究起来,这些凡人小事,其实都是民生大事,无论是谁,都应该像张先生一样,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否则此类坑害消费者的事件还会层出不穷。
作为被坑者,也是媒体评论员,笔者在此呼吁:工商和网络监管部门管该出手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平台经营者的违法行为由其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管辖,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住所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先行发现违法线索或者收到投诉、举报的,也可以进行管辖。网络监管部门要重点监管平台严格落实商家入驻规定,不能来者不拒,要事先对申请入驻的商家资质、经营权限等进行严格审核甄别,同时明确,商家出事,平台要负连带责任。守土有责,监管部门该履行监管职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