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幼儿园养猪:让孩子在项目化课程中提升综合能力

(2022-10-10 15:37:06)

王学进:幼儿园养猪:让孩子在项目化课程中提升综合能力

 

   上半年,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象山县西周镇华翔幼儿园把两头幼猪“请”到了幼儿园,起名“华华”和“翔翔”,让孩子们在饲养猪的过程中,亲自观察、参与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猪的身体结构和特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关系。108日甬上)

   经过半年的饲养,两头小猪已经长成了半大猪,活得很健康,很幸福,可见,孩子们喂养得非常用心、精心,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也收获多多,学到了很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譬如他们明白了猪耳朵为什么长得像扇子一样的大?”原来是为了提供良好的听觉,在地里拱食,为防止枝干、尖刺的东西扎进耳朵,就需要大而软的耳朵来保护耳道由此孩子们改变了对猪的认知:猪并不“蠢笨”。

幼儿园养猪可不是闹着玩的,其实这关乎一个幼教课改的问题,即猪的项目化课程。较之“在玩中学”的传统幼儿教育,项目化课程更进一步,要求也更高,代表了幼教课改的方向。

所谓项目化课程教学,就是选择一种孩子感兴趣的动物等,让孩子通过实践、观察、提问、讨论等一系列环节,再由教师给与引导解答,习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项目课程教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它注重在做中去学习、团体讨论、知识与经验的总结与再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幼儿项目化课程教学意义非凡。首先是有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在饲养猪的过程中,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其次是有利于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培植他们的爱心。养猪过程就是一次全周期的生命教育,孩子们从改变对猪的认知中会不知不觉喜欢上猪,从而会爱上所有小动物;再次是增加家园合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像养猪这样的项目化课程,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参与,很多农村孩子的家长都有养猪经验,孩子的许多疑问都能在家长那儿得到答案。

幼儿项目化课程教学对幼教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它没有现成的教材和课程,需要教师从本地、本园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随机生成,动态教学。正如该园徐凯丽老师所说,“我们老师及时捕捉到了幼儿动态,抓住了良好的教育契机。这次关于猪的项目化课程我们是没有教材参考的,都是老师根据幼儿的发现生成的。”这就要求教师确立生活即教育,自然即课堂“活”的理念,紧跟幼儿脚步、紧扣幼儿兴趣爱好,选准项目,然后放手让孩子去观察、提问、讨论、沟通,在教师和家长引导帮助下,求得答案,从中学到的东西和能力比起超前教学(如拼音教学、英语教学)所得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后者只让人受益于一时,前者则让人受益终生。

期待幼儿项目化课程教学能够在我市城乡幼儿园广泛开展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