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彩虹助学”何以能经久不衰
(2022-05-12 11:10:41)王学进:“彩虹助学”何以能经久不衰
此次认助活动展现出的宁波市民的“爱心速度”,既表明了每一年的“彩虹助学”行动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同时也再次诠释了宁波这座“爱心城市”的城市品格。“彩虹助学”能得到甬城爱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持,这是主办方所乐意见到的,也是众多贫困大学生之幸,他们何其有幸,选择在宁波读大学,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作为一项地方性的助学活动,“彩虹助学”何以能长盛不衰?探讨此种奥秘很有必要。
善举得以持续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善举能得到正向的回应或者说是回报。换句话说,爱心人士每年拿出三千元钱资助某位贫困学子读完大学,希望对方不仅要合理用好这笔钱,譬如刻苦学习,学业有成,而且还希望其传递这种善意,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社会,譬如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而不是相反,将受助视为理所应当,不知感恩,不求上进,甚至连对资助人说声谢谢都没有。
犹记得,2005年,深圳青年歌唱家丛飞10年来将300多万元全部无偿捐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当年他被查出身患癌症,居然还有受助学生打电话索要资助,以为丛飞要“赖账”。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丛飞患病到去世期间,竟然没有一个受助者去看望过他。丛飞行善的遭遇曝光后,寒了多少爱心人士的心,也重伤了助学行动。
反观宁波受助学子,他们的表现十分优异,值得称道。据08年10月22日宁波网报道,当年记者集中对20名接受过“彩虹助学”行动帮助的大学生进行了回访,发现,他们当中,参加勤工俭学的有19人,获得奖学金的有13人,有11人可以做到不向家里要生活费。其中小杨同学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结对了一位孤老,利用双休日去陪护老人。再来看去年4月8日宁波晚报的报道,当天,一位当年接受过“彩虹助学”资助的陈姓青年,来到宁波市慈善总会,掏出手机通过微信转账捐赠了1万元,并向现场的工作人员表示,这笔钱要用于定向助学,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思想积极向上的学生,完成了一次最美的传递。
正是因为受助学子的良好表现,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热心公益,懂得感恩,并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爱心人士的信任和喜爱,最终在资助者和受助者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促成了“彩虹助学”年复一年、经久不衰的办下去,而且必将会越办越好,让更多的贫困学子受惠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