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乌鸡”步道边围墙上的警示语让人笑掉大牙

(2022-03-25 11:12:39)

王学进:“乌鸡”步道边围墙上的警示语让人笑掉大牙

 

   刚刚在25日《宁波日报》上看到的一则新闻让我忍俊不禁,消息称,宁波鄞州姜山镇有一条美丽的河边景观步道因为疏于监管,设施损坏严重,垃圾遍地,绿化带成为菜地,地里种着青菜、萝卜、蚕豆等时令菜蔬。有的菜地还搭着暖棚,有的外围圈了篱笆。步道边的围墙上还写着“菜是院子里种的,抓到重罚要打人”等警示语。

2014年投资3000万元建起的一条美丽的河边景观步道现如今竟然从一只“凤凰”沦落为“乌鸡”破败到如此地步,着实令人痛心。看到这则新闻的当地职能部门不知作何想?惭愧否?内疚否?接下来该怎么整改?对失职部门和人员如何问责?总该有个交代吧!

我相信,新闻曝光后,一定会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会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让“乌鸡”再次成为“凤凰”。

我所担心的是,整改容易,革新市民的观念则难。就以这则好笑的警示语为例来说,这位菜农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哪根葱,还当是手执金箍棒的孙大圣呢,想打谁就打谁。此公与在景观步道两边将绿地开垦为菜地的市民犯了一样的错误,那就是公私不分,没一丁点公共意识。正应了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说的那句话: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所以他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

遗憾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得出的这一结论,时至今日,依然适用。由此我还想到严复在翻译穆勒的《论自由》时提出的群己权界概念。“群”者,群体、社会公域也;“己”者,自己、个人私域也;亦即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要区分清楚。问题是,部分国人偏偏分不清社会公域个人私域的区别,经常是将两者混淆,甚至以后者代替或蚕食前者。这真是要命的事。

这位可笑的菜农,他不想想自个在绿化带上种菜本已经侵犯了公共领域,理应受到惩罚(起码要赔偿绿化带的损失吧),这点拎不清,反倒以执法者自居,霸气侧漏地在墙上赫然写下这样的警示语,见过雷人的,还真没见过这么雷人的。可见,某些市民的观念糊涂到快成浆糊了。

为此,我呼吁,有关部门在着手整治姜山这条景观步道的同时,还要联手宣传部门、文明办和媒体,给市民上一堂公共精神的启蒙课,教会他们严格区分社会公域个人私域明白什么叫公权力,什么叫私权利,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树立起群己权界概念,恪守公私界线。

 

http://daily.cnnb.com.cn/nbrb/html/2022-03/25/content_1312864.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