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竞聘教师岗位不能局限于现实考量 还要眺望星辰大海
宁波海曙区一周前发布了教师招聘信息,截至记者发稿时,推出的82个教师岗位,已有千人报名,招聘形势异常火爆。(2月9日《宁波日报》)
教师招聘一年比一年火爆,今年更是火爆得不行。去年鄞州区推进了4个批次的教师招聘,虽然招聘门槛很高,要求海外全球排名前100高校和A类36所高校毕业生,依然吸引了中科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北师大、东北师大等大批应届生报名,形势喜人。
教师招聘如此火爆的原因不难理解,一是区位优势,海曙区、鄞州区地处宁波核心区,招聘学校都是市区学校,且很多是名校;二是教师待遇在逐年提高,已接近公务员待遇;三是职业稳定,少有下岗失业之虞;四是三个月的寒暑假,有充裕的亲子时间;四是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教师的社会地位日益提升,教师真正成了令人羡慕的职业。
尤其是这两年,在疫情冲击下,我国的经济遭遇了一些困难,不少行业面临生存危机,这样,更加凸显了教师职业的优势。
人都是现实的,基于上述的现实考量,有那么多的师范生、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以及社会人员竞聘教师岗位,并不奇怪。但我必须点破一点,即教师是一种有别于其他职业的行当,教师不是工人、农民,也不是机关工作人员和从事电子商务的白领,他们不生产商品,只负责教书育人,因而除了须具备相应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等职业素养外,更需要有一种为国家、为社会造就一大批可用之才的教育情怀和崇高理想。不具备这点,而是只图“旱涝保收”的薪金收入和奖金,仅仅把教师职业当作饭碗来看待,那一定成不了一位优秀教师的,甚至会误人子弟的。
所以,我要提醒招聘单位,你们不能被名校毕业生和研究生、博士生的光环晃花了眼,把高学历和名校毕业生当作招聘的先决条件,——据我所知,很多研究生、博士生和非师范毕业的名校生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比普通师范生强,有的还不如后者。可以把高学历和名校毕业当作招聘的一个条件,但要警惕唯学历崇拜,唯名校崇拜。
相反,在招聘考试中,要重在考察应聘者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是否有一颗献身教育事业的心,愿不愿意为培养下一代奉献自己的所有,是不是甘愿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在讲台上无怨无悔耕耘一生。
诚然,教师职业是金饭碗,但此“金”非彼“金”即稳定的薪金收入,而是指它的崇高性——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有怀抱这样的崇高使命去应聘教师职业,将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这是应聘者当记取的,也是招聘单位当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