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要打消代表委员的“记者恐惧症”
(2015-03-13 08:43:05)王学进:要打消代表委员的“记者恐惧症”
正在出席两会的成龙委员,在日前参加政协文艺小组分组会议时面对众多记者不满地说:“你看,这么多记者,我是讲什么话好呢,我都不敢讲话。真的,我们打拼了几十年,由一个穷小子打拼到今天,有这个地位,真的想为国家或者为人民、为香港做点事情。讲一句真心话,完了,不只是我,我一家人都受累,都不敢讲话。” (3月12日中国青年网)
在前年的两会小组会议上,成龙直言道:“我们内地的执法太不严了,一帮导演到了新加坡不敢抽烟,可是到了珠海,在有警告的情况下依然抽!”说到这里,成龙激动地拍了拍桌子:“所以我们的执法一定要严!”好不容易讲了一句真话,但当他发现主持人和其他委员都不做声时,担心地说:“我的话,能传出去吧?”(2013年3月5日《钱江晚报》)
有此顾忌的肯定不只成龙一个,在场的其他委员或多或少也会有类似的顾虑。不仅委员顾忌媒体,代表同样顾忌记者。全国两会如此,地方两会也如此。2012年1月13日《新快报》曾这样报道代表委员的“记者恐惧症”:某报记者进入人大分组讨论会场,召集人马上提醒“××报记者到了。”有代表说“我本来想说点的,但记者来了……”引来一片会意的笑声。有委员说“以前跟韩志鹏一个组,他三天两头带记者来,我们现在都怕见到记者了。”有新任女政协委员甚至诉苦说,接受记者采访后担忧到“一个晚上都没睡觉”。
有记者在就不敢讲真话,面对媒体就专拣空话、套话、废话说,说什么“我完全拥护大会几个报告”,“我对一年来的政府工作百分之百满意”等等,这可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两会,也不是我等选民心目中的代表委员形象。须知,代表委员在两会上的发言代表的是广大选民和所属阶层团体的共同心愿,事关公众利益,而非只关个人意见,因此不但要说真话,而且必须无保留地说,否则有负大众的期望。
由于两会议程的限制,能获得大会发言的代表委员人数很少,多数是在分组讨论中说。此时不说,更待何时。而且要利用分组讨论的自由宽松气氛,尽可能把想说的真话都说出来,不仅说给在座的代表委员听,还要说给记者听,通过媒体将自己的真心话传达给会场外的广大人民,形成场内场外的互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好两会。
无论从代表委员的身份而言,还是从肩负的神圣使命而论,代表委员都不应该患上“记者恐惧症”。
既然患上了,外界也要帮他们打消掉。首先,记者要恪守新闻伦理,提高专业水准,将采访重点落实在事关国计民生的大话题上,多报道代表委员这方面的真知灼见,而且要做到客观真实,不断章取义,尤其不能歪曲、误报;其次,两会应该营造更加民主宽容的舆论空间,少设置言论禁区,鼓励代表委员讲真话,即使讲错了,也不予追究;再次是会场外的听众要大声点赞敢讲真话的代表委员,哪怕他们说的话多么雷人,不靠谱,也不要抓住不放,冷嘲热讽,而是要报以一份同情的理解和宽容的支持。这样,才能打消代表委员的顾虑,放心大胆地在两会上参政议政,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