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媒体当从6岁儿童被误伤中汲取教训
(2012-08-22 07:47:11)
标签:
杂谈 |
王学进:媒体当从6岁儿童被误伤中汲取教训
我大致能想象得到当记者发现了这一新闻元素后那种如获至宝的欣喜心情,狂喜之下,抓住这点大做文章,放弃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如哪位官员敢胆大妄为将6岁小孩推出去申报经适房,审核单位再愚蠢也不至于蠢到发现不了申购者的实际年龄,甚至连打个电话求证一下的最起码的采访程序都忽略了,结果自导乌龙,为弱者维权的目的没达到不说,反而伤害了更弱的弱者。
有一点值得警惕,近来假新闻大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这与现存的新闻生态有关。由于各地政府不遵守信息公开条例,对记者的采访往往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致使记者不能第一时间获知事件真相,难免发布一些不实消息,这点可以理解。但不能否认的是,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好多记者更喜欢从微博上取材,在未经调查核实或者只做了肤浅调查后就向外发布消息,因而产生了大量假新闻。(此段可删)
如上述这则新闻,我不信记者是经过深入调查后写成的,因为记者连表格都没看懂。此报道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打击面也很广,不但直接伤害了这对母子,还抨击了审核部门的玩忽职守,以其报道中提到的其他政府部门。假如该错误系由当局瞒报造成的,尚可原谅,但事实是,人家是将申购名单公示在政府网站上,记者咋能如此这般做想当然的报道。由此可见,某些记者和媒体是何等地浮躁和不负责。(此段也可删)
暂不知这位记者和网媒在获悉事情真相之后会怎样应对,但有一点必须得说,即近年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媒体公信力,绝不能毁在某些不负责任的记者和媒体手上。当事记者、网媒及所有转载该新闻的媒体都得反思,从中汲取教训,无论如何,不能为了追求独家报道和轰动效应,有意无意的炮制和传播假新闻,做出有违新闻伦理的事。(文发21日《嘉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