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不能忽视眼保健操的另一种“副作用”

(2012-07-17 16:42:46)
标签:

杂谈

王学进:不能忽视眼保健操的另一种“副作用”

 

   “眼保健操不仅没用,反而会导致红眼病?”16日,一条质疑眼保健操无用的微博引爆网络,很多网友惊讶之余感慨说:“真是坑爹啊,白花那么多工夫了。”也有网友认为,眼保健操肯定有它的作用。眼保健操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各方说法不一。(7月17日《现代快报》)

   博主所言可能有失偏颇和极端,在无科学依据证明其有效还是无效的前提下,笔者不想轻易就眼保健操的去留表态,只是想就自己做教师那会儿的所见所闻表达另一种忧虑。

   一般而言,学校大致安排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规定人人必做,科任老师在台上督促,值日老师或领导巡回检查,如发现有谁不做或者做得不认真的,轻则提醒批评,重则扣分,因此就像做课间操一样,时间一到,喇叭一响,学生都会坐在位置上开始做眼保健操。但时间久了,笔者发现有些学生根本没在认真做,巡查老师来时,装模装样“轮刮眼眶”几下,老师走了,就低头看书或者悄声说话,玩的是表面功夫,纯粹是在忽悠和蒙老师。结果,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做眼保健操也成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侦查与反侦查的游戏。

   这不能怪学生无组织无纪律,因为老师在教眼保健操的时候,就无法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眼保健操的有效性,加上教法不当,学生不能按照穴位轻重适当进行按摩,学生不再迷信眼保健操的功能乃情理之中。再说,同班同学日益高发的近视率也在明示他们,做眼保健操是无用功,他们只是迫于校方的压力不得不做而已。

   这样一来,一日两次的眼保健操不但没保持他们的视力,反而让他们学会了敷衍老师的能力。在管制与反管制之间,学生们学会了作假,学会了取巧,学会了蒙骗。可悲的是,校方和老师仍然耽于这样的幻想:只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意见,将眼保健操列入课程表,要求学生天天做,就能有效控制学生的近视率。殊不知,学生近视率与做不做眼保健操关系不大,导致学生近视率高的元凶乃应试教育,学校不从减轻学业负担着手去控制学生的近视率,却将希望寄托在无从考证效果的眼保健操上,将其当做唯一的“救命稻草”,而忽略了其他控制学生近视率的方式方法,结果非但不能控制近视率,反而放纵了应试教育。这就是我说的另一种“副作用”,其危害尤甚于红眼病。

  当此中医理论中的穴位说遭遇普遍质疑的情况下,一套由北京医学院体育教研室刘世铭主任于1963年自创的眼保健操,在没有经过临床试验的情况下,就被被教育部门“拍脑袋”决定用行政手段强制在中国推行了半个世纪,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据悉,刘主任创立的这套眼保健操是为治疗自己的眼疾的,而据最新国外研究表明,造成近视的原因主要决定于基因与遗传,此外就是外界环境,因此说,适用刘主任的眼保健操并不见得适用所有的青少年,这是起码的医学常识。本乎此,笔者认为此番网络热炒眼保健操的去留问题不能说无意义,看来是到重新审视眼保健操的存废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