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中牟拍卖公车到底有没有违规
(2012-07-15 11:52:14)
标签:
杂谈 |
王学进:中牟拍卖公车到底有没有违规
此新闻节点非常关键,对此,连中牟县国资局都承认有这样一个人在两家公司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但表示此人没有参与。真的没参与吗?笔者从《大河报》的报道中获悉,此人姓钟名垒,13日下午与马继红一道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们主持此次车辆评估,并没有任何来自中牟县领导方面的“打招呼”、“内定”等行为云云。这能说没参与吗?
据其自述,他们取得这次评估资格,是通过招标的,是被随机选中的。真有这么巧吗?其所在的评估公司被随机选中有可能,但其所在的拍卖公司再次被随机选中,这太难以令人置信了。好运怎么会老是落在钟垒头上?对此,钟垒怎么自圆其说?当局又作何解释?
钟垒一身兼两职,左手负责评估、右手主持拍卖,至少会造成两种直接后果:一是为了顺利拍出,故意评估低价,43辆公车给出的评估价格为25.53万元,难逃低估嫌疑;二是业主可以借此自由掌控中标人,也就是说,业主想让谁中标就让谁中标。这就不能不提到另一种巧合: 43辆待拍公车对应的恰恰是40余位竞拍人,不多不少,来者均有分。此中真没有猫腻吗?当局14日虽然公布了相关信息,但关键的买受人信息还未公布,因此,当局信誓旦旦称没违规没人信。
评估公司、拍卖公司必须互相独立,此乃行规,目的是防止提前透露标的机密,出现串标现象。因此才有必要将评估结果作为标的密封交由拍卖公司,由后者在拍卖会现场当场启封,不然就无从保证拍卖的公正、公平、公开。如中牟这样,由钟垒负责的评估公司先是对43辆公车予以低估,然后再由其充当拍卖师予以贱拍(是否存在定人定向拍卖不得而知),这两种行为均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而钟垒及其所属公司则成了最大赢家。
不解的是,对于如此显而易见的违规之处,国资局、财政局等部门居然一无所知,连负责现场监督的县纪委也被蒙在鼓里,试问,这难道仅仅是偶然吗?仅仅是无心之失吗?当局如不能否认评估公司的钟垒非拍卖公司的钟垒之前,先别急着声称此次拍卖无违规之处;如承认,此钟垒即彼钟垒,那不仅违反了拍卖行规,而且可能涉嫌权钱交易和官场腐败。真相究竟如何,有待上级纪委破解。